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文|W探员

图 |网络

编辑|熙熙


自从雷帮主官宣亲自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以来,围绕着小米造车的新闻消息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其总部选址,还是核心团队的搭建,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科技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心。多少从业人员也在打听,怎么加入到小米造车的团队。这或许是猎头最开心的项目,候选人的简历仿佛都是自动跑到碗里来的。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配图:雷军亲自为小米汽车而战)


根据小米官方消息,小米汽车收到的简历已超过2万份,完成入职的仅有300余人。这么低的录取率,小米造车似乎一开始就迎来了“幸福的烦恼”。但问题是,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自动驾驶等前瞻领域缺人是行业问题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2万简历,目前完成入职的仅有300人。如果上述表述属实,在猫头鹰情报局看来,这恰恰是缺人的表现,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2万人里面的“无效简历”太多,各色人马都想加入到小米汽车,而符合公司需求的却不多。负责汽车业务的小米集团副总裁王翔谈提到过,小米汽车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超过500名专注在L4自动驾驶技术的人才”。据估计,目前Waymo、Cruise、Uber等头部自动驾驶团队的人数在1000人左右,而特斯拉的Autopilot团队大约在300-500人左右。姑且不说小米汽车500人够不够,单是要找到合格的500个人,并完成团队搭建就需要不短的时间。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配图:小米招聘的自动驾驶相关岗位)


自动驾驶业务,涉及大量的传感器软硬件,算法编程、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社会上的人才供应本身就稀缺。直到2018年,稀缺的AI(人工智能)专业才被正式纳入我国本科专业名单。而且一场前所未有的造车浪潮席卷了全行业,互联网大小巨头百度、滴滴、360等纷纷入局,相关人才对于整个行业都是稀缺资源。


第二,有效的简历不少,HR不够,或者是组织搭建还没有完全确定,所以入职招聘的节奏还比较慢。无论是上述哪种可能,小米造车不是不缺人,反倒是非常缺人。


传统职能岗位同样面临挑战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除了在上面提到的在自动驾驶领域小米缺人外,在汽车传统的职能上小米汽车也在招聘人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整车工程和智能制造领域。这些职能的候选人大多可来自传统的汽车公司,虽然不需要行业的人才培育过程,但小米面临的竞争主要是和它一样在更早就崛起的造车新势力。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配图:小米招聘的传统汽车岗位)


目前,理想汽车只有一款车型在售,今年将会推出第二款车型,后续的产品规划也在内部提上日程。为了支持业务发展,今年2月理想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这一研发中心预计2年内扩招超过2000人,招聘的职位也涵盖了整车工程,生产制造等方面。而随着小鹏汽车P5、G3i车型的推出,小鹏定下了到年底研发人员数量翻一倍的目标。类似的业务扩张,对于传统的招聘职位也会出现候选人紧缺的情况。


核心团队和业务体系还未显现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今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下面的照片让我们可以一窥目前团队的核心人员。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图源:车东西 )


按照上面的名单可以看出,早期核心团队绝大部分是来源于小米集团自己的体系。特别是在财务,行政,人事等支持型职能,还有营销和渠道拓展领域,以及一些和智能座舱相关的业务上,都是抽调了小米集团内部的高管或员工。只有造型设计的负责人来自于汽车行业。而随着最近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加入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后续应该也会引入更多的有汽车从业经验的人才。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配图:胡峥楠加入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胡峥楠是吉利精品车战略在产品开发层面的负责人。其成名作是为吉利打造了月销近2万辆的博越车型,奠定了吉利在国产紧凑型SUV市场的领先地位,显著提升了品牌市占率。其后续进一步参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车辆平台CMA、BMA架构的开发,是吉利整车研发体系的领军型人物。其加入到顺为资本,大概率是由于竞业协议,曲线参与小米造车。


虽然有着诸多大佬的入局和加持,我们目前从外面还没有看到清晰的小米造车组织架构和业务框架。除了这些核心团队,小米还需要招聘大量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扩充自己的造车团队。而更为关键的,是要清晰的制定小米汽车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战略以及其所依托的人力团队架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商业逻辑和战略目标,并要依托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人才来实现这些目标。对于小米汽车来说,要实现的一定不仅仅是单纯的造一台车,而是要想清楚造一台什么样的车,这台车也一定是小米智能生态的重要一环。而依靠什么样的组织来实现这样的业务目标是小米人才招聘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现有的核心团队构成上,我们还不能清晰的看到这样的业务和人才体系格局。


小米依然是最有想象力的造车新势力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行业关注度和超量的简历收获,小米汽车其实是缺人的。无论是高质量的自动驾驶前瞻领域,还是传统的智能制造或者整车工程,公司都会面临行业人才短缺和其他公司业人员拓展的挑战。其核心团队对汽车业务体系的搭建也还在过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米汽车依托现有集团业务的人才进行了布局,但小米一定也会面临人才招聘的挑战。不过小米有着雷帮主的人格魅力,充足的现金流和强大的小米智能生态,以及比蔚来汽车还要历史悠久的粉丝运营经验,这似乎是一场注定会赢的创业。人才招聘应该只是小米造车早期的一个小挑战,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米汽车依然是那个最让人有想象力的造车新势力。

小米造车真的不缺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小米   整车   吉利   职能   团队   核心   体系   传统   领域   简历   业务   智能   人才   行业   汽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