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今天我们尽情享受《创造101》把点赞作为决定比赛结果的唯一标准,但也请看清他的魅力背后是一场资本角逐。最终谁能入选、谁能翻盘,都不要意外,也许,有的人真的就赢在了起跑线。不信,我们等着结果,看看是不是从经纪厂牌那里就能找到答案。

——写于2018年6月19日,《创造101》决赛周


如果05年《超级女声》被视作初代选秀,那么自《偶像练习生》《创造101》而来的团综,就是第二代内娱选秀。


第一代选秀的转折点,就是从停止短信投票开始的。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2007年,在《快乐男声》举办后,短信投票被正式禁止。2009年,《快乐女声》播出后,彩铃、网络投票等一切“场外”票数都不能成为影响节目走向的因素。


此后的几年节目,再也没有当年的万人空巷的盛况。


第二代选秀的转折,似乎也山雨欲来风满楼。


近日,《青春有你3》宣布关停所有助力渠道。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头条百科“打投”词条


站在一个因“打投”引发关注的转折点,回望《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当年爆红的样子,网络综艺的场外互动,太重要了。借力纯网综艺,观众的表态和互动,重新影响到选秀节目的进程,“秀粉”发现了价值,这也是这类选秀坚持到现在最重要的基本盘。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近年几位C位的出道“票数”(图据网络供参考)


虽然这类团体选秀被安排了大量的专业考评——并不是每一期都有淘汰,但它仍然保留了一些初代选秀的赛制特征。


从《创造101》的“点赞”,到《创造营2021》的“撑腰”,从《青春有你》的“助力值”,节目给场外互动的名称变着花样,但本质上就是投票。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一些选手们没有严格遵循这些设计好的“专业名词”,仍然时不时喊成投票,但都不影响节目组将他们的字幕改成“撑腰”、“助力值”。


同样,选手们经常把台下的明星们,喊成“评委”,但节目给他们设计的名字叫 “制作人”、“发起人”、“教练”、“星推官”……因为一旦叫“评委”,就意味着明星对选手存在审判和决定权,这被视作初代选秀的一个标志。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第二代选秀节目,极力规避初代选秀要素,但还是换汤不换药。


他们极力规避投票一词,但还是栽到了投票上。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通过这次风波,很多观众知道了“打投”一词,这个词从字面意思上看似乎都比“投票”更为疯狂,几乎成为了饭圈的代名词。

根据头条百科介绍,打投,指的是“打榜”+“投票”,在一些选秀成团真人秀节目中,票数最高的几位选手可以“成团出道”。

从电视到网络,从选秀,到团体选秀,他们转折点到来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节目的走向,节目组已经无法操控了。


甚至是节目临时调整内容、改变赛制,都无法改变在节目之外的失控行为。


和当年的“超女”上街拉票类似,网络打投背后是经济投入,表面上看起来是全民点赞,实际上是只有小规模、社群级别的数据特工队在广泛参与。一个人本身就可以投无数票,甚至还要强于当年的一个手机15票。根本上来看,还是经济实力和资本竞技。


这就是场外互动过于强势的后果。


聊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做一个很有可能发生的预案——如果第二代选秀节目真的无法再进行场外投票,这种节目还能做吗?这种节目类型,还可以存在吗?


初代选秀的做法,曾为此创新了很多次,有成功,也有失败——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最初是强化大众评审+专业评审+媒体评审,弱化群众的普遍性,改为各行各业的代表投票。大家应该还记得,终极PK台上,每次大众评审投票都要念他们的职业,就是为了突出样本的代表性。这种做法,至今被《中国好声音》《中国有嘻哈》等选秀节目沿用。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后来,《快乐女声》2011年发明了一个千人大众评审,希望扩大样本数量,但这个做法毁誉参半。虽然大众评审样本多似乎更公平,但仅仅1000人,仍然玩出了粉圈套路——总决赛上的人气选手意外淘汰,上演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阵容倒戈,最终选出的总冠军至今都被认为历届最意外。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2013年《快男》创新了一个角色,叫V神,每一期邀请一位人气女艺人扮演。网络投票是可以进行的,这个投票数只呈现百分比,且是通过“V神”的嘴里念出来,胜者获优先晋级的权利。这个玩法的聪明之处在于,场外互动不直接影响进程,但借他人之口间接影响。


从《超女》到《青你》,选秀节目为什么总是面临“投票尴尬”?


所以,请相信综艺人的创造力。


这些年来,团体选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像争奇斗艳的盆景一样,一次次野蛮生长后迎来了一次必要修整。那些喊着选秀停止的人,请不要走极端。


办法总会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节目   赛制   大众   场外   票数   转折点   助力   样本   女声   选手   团体   做法   当年   尴尬   意外   数码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