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

6月6日,北京日报报道称,针对当前本市个别地点出现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市民反映强烈。本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依法处理这类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同时,也请广大市民群众监督并积极投诉,共同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秩序。


人民日报批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


几个小时之后,北京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发展脉络、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具体情况,“地摊经济”是否适合一个城市,要由这个城市的定位做出判断和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国家形象。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有着自身的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以首善标准抓好城市精细化治理,意味着北京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


呵!


无独有偶,人民日报今天也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落一子而全局活。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比如,近期成都等地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


这一举措给摊贩们带来更多尊严和获得感,正如一名摊贩感慨:“我没什么其他技能,又租不起门面,就摆摊卖水果。之前一直 ‘打游击’,收入不稳定,压力好大,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地摊经济之所以能成为近段时间以来的热门话题,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带来的烟火气唤起了国人对城市生活的最初记忆。其实,地摊与城市并非水火不容。有关部门如果能少一些管理“洁癖”,别一见地摊就蹙眉、拒斥,很多老百姓是欢迎和支持的。


但是,热话题也需冷思考,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过去,一些城市的监管者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而现在,一些地方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场景看,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满目狼藉,确实令人不敢恭维。热度不减的地摊经济,会不会被紧急叫停?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同样的逻辑,对地摊经济也是一样。应奉行这一治理思路,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二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这些要求都不过分,属于依法监管,合理监管,也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负责。事实上,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并不矛盾,在柔性执法中审慎包容,在审慎包容中柔性执法,探索治理效能最大化,就能实现多赢。


“抓紧出台和落实各项刺激消费的措施,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放管得当,就能激活一池春水,就能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就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经济更快恢复热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地摊   经济   北京日报   摊贩   审慎   柔性   北京   烟火   热度   秩序   首都   担心   形象   地方   城市   科技   人民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