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产业〔2018〕232号)和《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政法函〔2020〕68号),经工业遗产所有权人自愿申请、相关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并予以公布。其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所属的大北电报局(上海电信博物馆)工业遗产项目入选。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大北电报局工业遗产项目

位于上海的大北电报局大楼建成于1921年,同年12月,丹麦大北公司、英商大东公司、美商太平洋公司搬入该大楼办公。博物馆内藏品丰富,从晚清至今电信题材的有实物4805件(套),照片1798张。其中,有比较罕见的发报机,美商电话公司的旋转制交换机,晚清的电报接收单,解放前的电信帐单、旋转查号档夹、第一张电话号码表等,还有原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创始人首任总经理的铜像等。1999年,大楼被评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2010年6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大楼内(1-4层)建成上海电信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近年来,上海电信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莫尔斯电报机是上海最早使用的电报机,包括人工机、韦斯登快机和克利特快机,因三机都用莫尔斯发明的电码符号拍发电报,故统称为“莫尔斯电报机”。1871年起上海使用的莫尔斯人工收发报机,每分钟发报20~25个汉字。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电报书籍》是世界上第一部中文电码电报书。1870年,由丹麦天文学家汉斯·谢勒俄普始创、法国港务长威基谒绘制,1871年5月出版并投入使用。2015年中丹建交65年之际,丹麦北欧亚洲研究所将《电报书籍》原本转赠予上海电信博物馆。目前全球仅存两本初版,另一册存放于丹麦国家档案馆。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1931年,美商上海电话公司首次在上海使用旋转档夹来查阅电话号码。话务员根据用户的查号要求,迅速翻找存放在旋转档夹格片内的电话户名条,查到号码,口头回答用户,平均每次需时20秒。这种旋转档夹人工查号一直沿用到1989年5月,被计算机自动查号所代替。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1900年8月1日,华洋公司正式对外营业,并编印发行了中国电信史上第一张《用户电话号码表》。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1871年,大北电报公司首任总经理爱德华·史温生在上海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水线,上海由此成为中国电信业的发源地。为纪念史温生先生,大北电报公司特地制作了他的铜像,铜像底座刻有“把电报传入中国的丹麦人”字句。1961年底,铜像被运送回丹麦。2011年6月,作为大北电报公司捐赠给上海电信博物馆的礼物,重新被安置于原先的壁龛内。


见证百年电信风云

作为中国电信业的起源地,上海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各个历史瞬间,大北电报局大楼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北电报局大楼为原丹麦大北电报公司的办公楼,有着悠久的历史。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来华开业,先后租借南京东路5号、6号和外滩7号等地为公司用房。1918年,大北电报公司斥资21.8万两白银购入爱多亚路4号(今延安东路34号)地块建造办公楼,由新瑞和洋行设计。大楼于1921年竣工,迄今已有99年。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1947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

大楼建成后,丹麦大北公司、英商大东公司、美商太平洋公司搬入该大楼经营电报业务。建国后,上海长途电信科技发展公司、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市公用事业局、上海市红十字会等单位也曾先后在此办公。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大楼占地面积1668平方米,建筑面积8532平方米,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中部为巨柱式构图,每层窗口、窗裙有不同的古典装饰,为上海外滩历史风貌区的一部分。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9月公布了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大北电报局大楼名列其中。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传承电信企业文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将该大楼的1-4层改建为上海电信博物馆,并于2010年6月正式开馆。展馆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分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长途电话通信、无线通信、综合荟萃和临展区等六大展区,真实记录了百年电信在曲折中发展,在奋斗中振兴,在改革中转型的风雨历程。近年来,上海电信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重磅」大北电报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电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百余年深厚历史积淀,坚定文化自信,着力保护和利用好工业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好工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和科普价值,坚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确保有效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发展新模式,让工业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大北   电报局   遗产   电报机   丹麦   中国电信   工业   上海市   重磅   电报   上海   上海电信   博物馆   大楼   国家   数码   历史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