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7月12日,一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信息,相关研究难度级别等同于博士课题研究,引发广泛关注。

“科研狗”们纷纷表示被“震惊”!天呢!这是一个天才啊!难道中国的“爱因斯坦”就要诞生了?中国的诺贝尔就要有戏了?

但也有网友质疑,这样的科研水平,远远超出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范围。“C10orf67 基因”、“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这几个关键词,再加上“基因敲低”“转基因小鼠”以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研究手段,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能完成这样一个课题吗?

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这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机构主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展示的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获奖作品。公示资料显示,该项目部分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该项目资料显示,其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

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陈同学参加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该项目获得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

《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简介介绍,“本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并称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发现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2/M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认为,这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相关实验记录显示,2018年1月6日,陈同学在指导教师、盘龙小区教师吕冬梅的带领下,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

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图片来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2018 年 1 月 9 日,陈同学还在试验记录中写下:“老师们给我了一个基因,叫做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是基因”,并在次日表示自己“还是不太了解基因”,但在短短3天后的1月13日,陈同学已经能够了解、判断基因表达水平与功能了。

不少“理科狗”对此表示出深深的质疑:

一所985大学在读博士生李玲表示,根据陈同学的实验记录,刚开始他连基因是什么都不清楚,“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朋友,怎么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直接的关系?”

知乎上有不少网友展开了讨论:

“我还在为生化的基因章节掉头发,这娃都研究C10orf67在结直肠癌的高表达了。”

“光是PCR一做就能做一天,小学生有能力有体力进行这种强度的工作?”

“我们实验室八点打卡晚上九点半打卡回宿舍,导师还觉得我们太轻松了?更别说转录组分析spss数据分析。mega、primer他会用?”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一位陈姓医生介绍说,甲状腺髓样癌是临床一种少见的癌症,恶性程度高,像这种难度的课题一般要基础医学硕士或者临床医学科研型博士才能拿下,实验顺利的话基本要2年左右。

“我作为国内绝对一流的6年制医科大学毕业生,近30年的临床经验,如果不去认真检索文献的话,连这个项目简介都看不懂,尤其是那个C10orf67,压根不知道是什么。他一个小学生,居然还以此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大奖,这等人物真是稀世天才啊。”

源于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网友评论更加直白:

“学术造假从娃娃抓起”

“从小培养造假得利的鸡贼罢了。做学术需要有很痛苦的学习,思考,更需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大规模查阅文献的能力。一个小学生何德何能有这样的学术和积累。”

“典型的学术腐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我也点进去看了一下获奖项目和名单,其中大部分获奖名称绝对是硕博士课题级别,现在的孩子太要命”

“这娃够年龄参加动物实验操作培训并拿到证书么,不然怎么进动物房构建基因敲除老鼠。。。”

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这是一幅科研不同阶段培养目标图,在本科阶段,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死的,我们只需要照本宣科、照搬操作即可,就像抓住一只死兔子;而到了硕士阶段,导师会告诉你有一只什么颜色、什么品种的兔子,给你指明方向,需要你动手抓到这只会跑的活兔子;而进入博士阶段,导师只会跟你说,这有一片草原,草原上有一只兔子,你自己慢慢去找吧,而你一望无际,并不能看到兔子的踪影。

而这位小朋友的科研实验本身并不是难度有多大,但他科研前期所需要的数据支撑,需要大量的实验和大量的探索,这就是一个在草原上找兔子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他做的,换而言之,他在僵化死板的照着别人设计好的路,找到一只躺在地上的死兔子。

而替他在草原上抓到这只兔子的,正是他的父母——陈勇彬、杨翠萍。

有网友扒出了孩子父母的信息,孩子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搞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研究的。网友猜测,孩子可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研究的。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上得到“神童”父母的信息。

父亲叫陈勇彬,博士,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负责人。妈妈叫杨翠萍,也是博士,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

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据凤凰星报道,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获得青创赛全国赛三等奖之前,陈同学这个课题还代表盘龙小学获得了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的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指导老师仍为吕冬梅。该项大赛有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553名参赛选手、33名领队、34名教练员和13位终评专家参加。

青创赛不接受个人直接申报,而是通过校赛、区赛、县赛、省赛逐级推进展开,全国赛事一般是从省赛一等奖里筛选10-15个组建省队,入围全国赛,就有五分之四的获奖概率。青创赛具体承办方为各省市科协,相应设立大赛组委会。

云南省科协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也已关注到舆论热议的陈某石事件,他解释,“当时陈同学答辩过了,所以我们把它推上去了。”至于被质疑是否有人弄虚作假,该人士避而不谈,只是称“以后会注意这方面的”。

他表示,从个人角度说,不主张做这些特别高大上的科创课题,更喜欢一些构思巧妙的、创新性比较强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就陈某石获奖的课题,他反问记者,“是否看了云南省的其他项目,总体被质疑、被调查的也不是特别多。”他认为,云南省参评青创赛的获奖题目的规范性明显好过其他城市。“你可以看看北京、上海那些参评项目,比我们的难多了,他们的社会资源肯定比我们丰富。”

潜台词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

给大家粗略看一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项目。

是神童还是造假?小学生获全国创新大奖,研究难度等同于博士水平

随便拉出来一组,便是DNA、ECL这样的令硕博生汗颜的精彩项目。

而在获奖的374个项目里,这样“以父之名”的超越年龄的科研天才,又有多少呢?

建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更名为全国青少年父母科技创新大赛。

资料来源:都市时报全媒体、上游新闻、知乎、水木社区、馒头沛酒微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中国科学院   云南省   博士   昆明   神童   基因   全国青少年   小学生   课题   兔子   难度   细胞   大奖   科研   研究所   父母   水平   动物   同学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