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为“石壕吏”撑腰,吓死宝宝了

今天刚看到“康震解读《石壕吏》”的视频,先是气得浑身发抖,继而流下了眼泪。泪眼朦胧中,是一个老妇被押解远去的背景。


《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为“石壕吏”撑腰,吓死宝宝了

康震,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有文采、有口才固然好,但是如果不懂人性、没有人心,其他的都一文不值。

按照康震的说法,老妇是主动投军。如果单看以下四句,确实如此: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然而,老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番话呢?请看:

1.老翁逾墙走

官府来抓壮丁,老妇的丈夫躲了。为什么要躲呢?我们可以理解成老翁贪生怕死,但更可能的是:老翁以为石壕吏看到家里没有男人就不再纠缠了。也就是说,老翁对统治阶级的仁慈还抱有幻想。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然而,老翁的幻想破灭了,石壕吏不依不饶,抓不到壮丁不走人。当然,按照这些人的尿性,可能给他们塞点银子,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老翁家里哪有闲钱。于是,老妇无奈地哭了。

3.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为了打动石壕吏冰冷的心,老妇跟他说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上前线了。潜台词是:我们对国家够意思了,不要逼人太甚。

请问康震:这是一个立志保家卫国的人会说的话吗?这是一个立志保家卫国的人会有的想法吗?

4.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妇眼看打动不了石壕吏,又担心她打自己儿媳妇的主意,拿她顶账。这显然是老妇于心不忍的,再加上小孙子还在哺乳期,离不开母亲。于是主动要求石壕吏将自己带走。

无奈,无奈,还是特么的无奈!康震,你是读不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元曲大家张养浩曾写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石壕吏》就是这句诗的一个生动注脚。老妇不是什么爱国者,她只是一个想过安稳日子而不得的可怜百姓。

想起了《茶馆》里的一句话——我爱国,谁爱我啊。

一个不爱百姓的国,一个儿子都上了前线、还要抓老爹壮丁的国——康震,这样的国值得爱吗?

如果你说“值得”,那你不过是个可怜又可鄙的“愚忠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逼人太甚   茶馆   愚忠   孙子   贪生怕死   壮丁   保家卫国   老妇   老翁   个儿   中国   评委   诗词   主动   家里   无奈   大会   幻想   百姓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