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5月15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如图)。令人惊讶的是知乎、当当赫然在列,均是因为涉及私自收集用户信息。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目前,我们对手机的使用基本上就是对各类手机APP的使用,相信大家在使用APP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用手机号码注册使用了一个App,接着就收到数不清的垃圾短信以及广告电话;


通过一个App购物,能够看到另一个App上推荐类似的商品;


没必要收集位置信息的App,也在收集位置信息;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前几天小编推送的《“窃听风云”:淘宝“监听”日常对话,推荐用户相关商品是真的吗》这篇文章,评论里也有许多的共鸣。在这些案例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信息社会中“裸奔”。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目前基本每一个下载的APP,都会要求读取我们位置、通讯录、麦克风等信息,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在使用该APP的时候根本用不到这个功能。但有时候如果不授权APP获取我们该信息,我们就无法正常使用该APP。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而APP却能通过这些授权获得我们的个人信息,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在互联网上共享。其他的企业或者个人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对我们进行精准营销,甚至诈骗。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现在获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身隐私呢?


1. 减少信息的主动泄露


很多人喜欢在社交平台晒生活,在这个过程很可能无意之中暴露了个人信息,例如:发朋友圈添加所在位置暴露自己的位置、晒机票的时候暴露出身份证号等等。晒照片的同时应该注意有没有信息泄露,注意打码。


玩游戏的时候可能会有玩家因为礼包去进行实名认证,有的游戏公司可能并不正规,连27001都没有,应避免不必要的网络实名。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2. 下载APP后能不授权就不授权


前面我们说到,APP要求授权的功能并不是每一个都是必须的,下载APP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可以不授权的功能就没必要授权了。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3. 尽量不要连接公用wifi


使用公开WiFi上网,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误连接伪装成官方的WiFi。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要盗取你的个人信息就很容易了。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4. 不要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现在商家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送小礼物已经是很常见的营销手段了,要是仅仅如此也还好。就怕有不法分子通过这种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后续再骗取个人钱财。


同理不要接收来历不明的文件。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5. 网络购物避免使用真名


不管是通过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购物,还是自己找代购购买东西,都尽可能地避免填写真实姓名。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编就曾经遇到过自称是客服,说是产品有质量问题,要退款给消费者的情况。当时电话里的“客服”提供的购买信息十分详细,也就是小编多留了个心眼,到淘宝询问了客服,不然恐怕就要栽了。


此外,丢掉快递箱/袋之前,涂抹掉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因为现在快递单都是用热敏纸打印,用打火机烤一烤快递单,也可以让个人信息消失。


大部分人都在互联网“裸奔”: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我们能做些什么


为减少在互联网上“裸奔”的情况,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是要重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都会   来历不明   客服   不法分子   淘宝   心眼   快递   说是   手段   位置   过程   情况   功能   电话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