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文/喵喵萌宝教育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愈加重视,“鸡娃家长”们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头。

不仅初中高中的学生被迫“内卷”,接受拿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的评判模式,就连一些小学生也没能躲过,成为了教育焦虑大背景下的最大牺牲者。

校外补习班正是这种教育焦虑的典型产物。幸运的是,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采取了多种方法,对补习班乱象进行整治。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又悄悄兴起了。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着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虽说国家已经从大的方面上对于校外补习班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可毕竟有消费就有市场,为了满足部分家长的需要,原先的补习班已经变了形式,“改头换面”重新出现在家长面前。改头换面

可真正了解了这种新的“补习模式”——一对一补习授课后,家长们才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① 一对一补习的教师资质更难保障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对一补习早在补习观念尚未兴起时就已经存在了。相比起那个“中产家庭专利”的一对一补习年代,如今的一对一补习更像是家长的一种无奈之举。

可这种无奈也给一对一老师的资质留下了隐患。

如果说补习机构还能对教师资质进行一个粗略的约束的话,一对一补习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家长自己把控人选,而出于价格方面的考虑,在校大学生成了一对一补习的香饽饽。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授课不稳定和不系统也就成为这些刚出中学的大学生作为辅导老师的头等难题。

② 一对一补习收费昂贵

不同于补习班的集体授课,一对一补习的模式让它的收费价格一直水涨船高。

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的一对一教师来说,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有限,且真正具备资格的其实并不多,激烈竞争中的家长要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就必须要接受远远高于普通补习班的价格。

再加上如今严厉打击良莠不齐的补习班之风,看到利润的机构会巧妙的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中介或者是老师代理人,利用家长的鸡娃心理,花式抬高补习费用。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辅导机构之所以层出不穷,主要还是家长的盲目跟风导致的

除去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鸡娃家长们,大部分家长其实是被裹挟在“鸡娃”风潮中迫不得己的围观者。

对于家长们来说,他们也想让孩子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只是招架不住同龄人的学习强度,害怕由于自身缘故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参与了这场“鸡娃”战斗。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事实上这不过是本末倒置,家长与其在“鸡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倒不如做好这些准备。

● 尊重孩子自身意愿

天赋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与其逼迫孩子选择他不喜欢的科目,不如从日常生活入手,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再合理引导,充分保护孩子天性。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 合理规划时间

眼下正值暑假,害怕孩子贪玩耽误学业的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制定好每天的时间日程表,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

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律习惯,还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成绩。

补习班被禁止后,又流行一种新的“补习模式”,家长更是愁眉苦脸


写在最后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毕竟承担的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如果过度引导,可能会增加孩子的依赖心理或者是抵触情绪。

另外,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与其不顾自身实力,盲目跟风中产家庭“砸钱买未来”,毕竟那也只不过是别人的未来。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补习班   中产   家长   模式   愁眉苦脸   改头换面   校外   焦虑   资质   老师   机构   孩子   教师   家庭   时间   价格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