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在摄影领域,和相机厂商的安贫乐道相比,这几年手机拍照“内卷”那是相当严重,从过去的大底竞赛,到后来长焦之战,再到今年,镜头技术的革新无疑成为了手机影像发展的主旋律。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为了比别人“卷”得更多,短短半年过去,手机厂商又玩出了多种新花样,从它们身上你可以看出他们究竟有多拼!


自由曲面——畸变最佳解决方案?


自由曲面镜头最早是在去年发布的华为Mate40 Pro+上使用的,但华为对它的宣传并不多,再加上缺货等各种原因,很多人都没能体验到自由曲面镜头效果到底怎么样。


而今年,同样在自由曲面镜头上技术投入颇多的OPPO,在旗舰Find X3上,以及自家兄弟的一加9系列上都用到了自由曲面镜头,这才让这一技术被更多人真正体验到。


所谓自由曲面,是镜头中的其中一片镜片的表面为独特的不规则自由结构,而不是常规的非球面设计,它可以将边缘部分没有均匀投射的光线校正,让外界进来的光线垂直打到传感器上,从而解决超广角的畸变问题。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一般来说,视场角越大,畸变越明显,但手机摄影对超广角的追求一直是更广的视角、更大的传感器,又想兼具弱光和色彩的性能以及边缘画质。因此,从硬件层面来看,自由曲面镜头无疑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华为Mate40 Pro+的超广角视角大约127°,iPhone 12 Pro为120°,小米11 Ultra是128°,在畸变矫正效果上,华为Mate40 Pro+都是最好的,而且还保证了足够大的视角。


不过,使用自由曲面,打破了旋转对称性,加工难度直线上升,不论是生产速度还是良率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视角越大,难度越大。这也是Mate40 Pro+严重缺货的原因之一。


而OPPO Find X3的超广角视角降低到了110.3°,相信在加工难度上也有所降低,因而得以实现了大底+大像素+1%以内的畸变控制,以及良好的边缘画质表现。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另外人眼对于4%之内的畸变已不太敏感,目前通过算法矫正畸变已经有了不错的效果。使用自由曲面镜头来纠正光学畸变,所带来的高昂的成本,以及是否值得消费者为这样的提升买单还需要市场来检验。短时间内,硬件+AI算法依然是处理超广角畸变的最有效方法。


液态镜头——多摄终结者?


液态镜头是小米MIX FOLD首次在手机上量产实现的镜头技术,我们也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过。


对比起普通镜头,液态镜头的特别之处,在于最外一层镜片用了一种所谓的液态材料,下方有马达挤压,让液态材料呈透镜,改变镜片的折射率,以实现更近的对焦距离。小米把这项技术放到了长焦端,就能让等效80mm左右的长焦端同时获得3cm的最近对焦距离。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虽然对于相机镜头来说,微距镜头本来就是一枚长焦镜头,二者的功能在机械结构下就可同时达成。但对手机来说,由于构造原因,手机上的长焦镜头很难在近距离的情况下对焦到被摄物体上。


让微距和长焦得以共存,这就是此次小米MIX FOLD液态镜头的最大作用。不过,小米所谓的“三颗镜头实现四摄功能”真的没什么稀奇的,因为早就有厂商将微距融合进超广角当中。所以,让液态镜头终结手机多摄的状态,目前来看还是没戏。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如果说有什么优势的话,理论上长焦端拍摄微距,可以放得更大,实现更好的压缩感和更浅的景深。当然,还是那句话,是否会大力推广,还是要看成本啊。


潜望式可变长焦——长焦之战的终点?


一向喜欢搞点黑科技的索尼,在其新机Xperia 1 III和Xperia 5 III上搭载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官方宣称是“一个远摄模组中包含了两种焦距”,分别是等效70mm和105mm的焦距,也就是3x~4.4x。它和液态镜头的思路比较相似,也就是把两颗镜头合为一颗。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需要注意的是,这颗潜望式可变长焦镜头,并非在3x~4.4x之间“平滑变焦”,而是直接切换,也就是两个定焦,而非连续光学变焦。推测索尼的潜望式可变长焦镜头,应该是采用了某种两段式的机械结构,这样相比两组潜望式镜头,有利于节省一定的内部空间。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在此前我们也曾提到,在一些旗舰手机上开始流行起双长焦设计,继华为Mate40 Pro+带头之后,三星S21 Ultra也用上了1000万像素双长焦镜头。


这也源于去年愈演愈烈的长焦之战,从20倍、50倍,一路飙升到100倍、120倍。但如今这场长焦之战正在冷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潜望式镜头很难兼顾“拍的好”和“拍的到”,况且也并不需要如此高倍变焦的拍摄场景。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索尼这次3x~4.4x的潜望式变焦或许正是这种矛盾的一种折衷方案,这个焦段几乎已经涵盖了日常拍摄所需的变焦场景,而又不至于为了高倍率而牺牲画质。


当然,最终它是否能得到推广,还是取决于算法技术的发展,毕竟相比连续光学变焦所要付出的代价而言,算法变焦的可用程度已经大大提升,效果也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智能手机的定义就是便携,如果为了所谓的光学变焦而牺牲便携性实则得不偿失。


玻塑混合——玻璃镜头终于来了?


手机都卖到上万了,镜头竟然还是塑料的?现实的确是这样,手机的镜头模组要用玻璃镜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手机镜头第一要素就是小和轻,意味着工艺难度大,而使用研磨玻璃制造小尺寸高精度的复杂曲率非球面玻璃,难度更高。不过对于手机拍照,要想实现进一步跨越,玻塑混合镜头被认为是现阶段理想过渡方案。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刚发布不久的红米Redmi K40游戏增强版便号称采用了1G+5P的玻塑混合镜头,可以带来更高的透光率,还有抗眩光和鬼影抑制效果更优,边缘画质更好等优势。


按照我们之前的推测,新一轮的顶级手机影像大战,玻璃镜头或是引爆点,不过从小米将玻塑混合镜头方案用在红米Redmi K40这款中端机上,可以看得出,目前玻塑混合方案工艺还没有完全成熟,效果也有待提高。


毕竟诺基亚1020镜头就已经是1G+5P的玻塑混合了,现在旗舰机至少是7P镜片,小米10至尊纪念版达到了8P,vivo X60 Pro+还用上了T*镀膜,如何让玻塑混合镜头实现更多镜片结构和更好的镀膜工艺,或许就是下一步需要攻克的工艺难题了。


半年时间,手机镜头技术进步惊人,液态镜头是什么鬼?


可以发现,在传感器尺寸几乎已经到头,AI算法也在稳定推进的情况下,镜头技术的革新升级成为了手机影像新的竞争重点。但要攻克工艺难关,真正让镜头素质和拍摄效果实现跨越式的提升,还需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努力。


得镜头者得天下,道路依然漫长,那么,你觉得,谁会是这场手机影像升级大战中,最有希望拔得头筹的那一个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三星   液态   华为   镜头   畸变   手机   曲面   镜片   画质   小米   变焦   算法   技术进步   视角   惊人   半年   效果   时间   自由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