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江南,过了寒露节气,秋意才渐渐浓了。

秋意,可以具体到一片山野、一棵树、一枝花、一枚果。

比如,一只
红柿子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纯粹的柿子


一棵柿子树,生存百余年,往往是上辈人或上上辈人亲手种植。

山里人喜欢慢,舍得等,柿子在树上红一个,人们才摘一个,如同红灯笼,一盏落了,另一盏又亮了。

熟透的柿子红得新鲜,红得纯粹,红得大气。

“浓烈的美味会刺激味蕾,但温柔的美味才会留在心间。”这句话,用来形容柿子的滋味,是最为妥贴的。

陈忠实是这样描述吃柿子:“食时一手捏把儿,一手轻轻捏破薄皮儿,一撕一揭,那薄皮儿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现出鲜红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却不流,吞到口里,无丝无核儿,有一缕蜂蜜的香味儿。”

柿子饱满诱人,极具人间烟火味;柿子单纯无邪,又仿佛远离凡尘俗世。

这样的风情,在水果中独一无二。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美腻的柿饼


柿子,红在山间树上,是美;红在窗台、屋顶,也是美。

乡村有晒秋的传统,未熟透的柿子削皮后,摊在竹匾里,整整齐齐,红红黄黄,等待光阴的眷顾。等经了风霜,受了寒露,还有秋阳的安抚,就有了时间积淀而成的味道。

只见它披着白霜,手指轻轻一捏,连带着溏心果浆也晃动起来,舌头刚触碰,糖霜便化了,再咬一口,外层紧实有嚼劲,里层又软又糯,细腻清甜有一点点涩。

而就是这一点“涩”,让人品尝到了柿子的本色——来自山野的青涩与野性。

鲁迅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半,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趁新鲜吃一点。”

柿霜糖是何物呢?

河南盛产柿子,他们会将柿饼上的糖霜敲下来,再熬成柿霜糖,薄薄的小圆片,橘黄色,吃起来凉凉的,可以治口疮。

时光无形,时光有印,当柿子变成柿饼,就是从深秋到了初冬,柿饼成了火炉旁最受宠爱的干果蜜饯。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齐白石的柿子


柿子是吉祥之物,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比如齐白石笔下的柿子,不仅画得漂亮,题目更是点睛。

画一个柿子一棵白菜,那叫《一世清白》;画一树枝的红柿子,则是《事事如意》;柿子旁站立一只鹌鹑鸟,那就是《事事安顺》……

柿子落叶肥滑,可以临书。

古人有两个用叶子写字的典故:一个是郑虔贮柿,另一个是怀素栽蕉

郑虔,盛唐时期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又精通天文地理。

他年轻的时候特别穷,只能寄居在长安慈恩寺里。要练书法但是穷得连纸都买不起,就捡寺里柿子树下的落叶,堆在屋子里。每天就在树叶上练字,用了好几屋子树叶,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最爱的脆柿


这些年的秋季,我陆续写过几篇柿子的文章,因此有不少读者知道我特别喜欢柿子。

去年,一位在太原工作的读者给我寄过两次柿子,她老家是山西运城,盛产苹果、梨、樱桃和柿子,一到十月份,柿子挂满枝头,与江南柿子树的疏朗不同,是不一样的风景,却是同样的诱人。

她每次回老家时,都会到果树林里转转,我请她拍了不少视频,并做成了一个视频号(贴在今天文章的后面),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当北方的柿子林去看看,用长镜头忠实地记录诱人的景象。

我写这篇文章时,有一位江南的读者送给我一只手工柿子,与树上的累累硕果不同,这只柿子孤身一人,虽然是手工艺品,但色泽仿佛天然,虽然小巧玲珑,但依然魅力无穷。

没有谁能比柿子,更能代表秋天。
没有谁能比柿红,更能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在秋天,谁代表中国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齐白石   小圆   盛唐   柿霜   上辈   柿饼   寒露   江南   秋意   柿子   国风   山野   鲜红   树上   诱人   秋天   读者   代表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