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还教不好孩子?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首先,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


懂道理很容易,一篇文章就能打动你,但要做起来就难了,因为这必须付诸行动,并且日积月累。


这好比人人都知道多吃会长胖,但就是经不住美食的诱惑。


学了很多教育方法,或者因为麻烦,或者因为没有耐心,或者因为没有坚持,又怎么会有效果呢?


可是那些优秀孩子的父母,正是践行着这些知易行难的事情,不论多忙多累,不找理由不找借口,克服困难将它完成。


所以有句话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其次,不要邯郸学步,要因材施教。


好的教育理念都是相通的,但有些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父母不能把“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办法,用到已经很骄傲自满的孩子身上。


因材施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这么干的。


比如有学生问:“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马上去做么?”


对学生子路,孔子的回答是:“问一下你爹和你哥吧,怎么能一听到就马上去做呢?”


但对学生冉有,孔子的回答却截然不同:“对,应该立刻实行。”


为什么一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截然相反呢?


孔子终极答案说:“冉有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处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所以我就劝他三思而后行。”


这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同样道理,家长对于所学的教育方法,不要急着照搬,你要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灵活运用。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第三,不要苦口婆心,而要身体力行。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最无用的教育方法有三种,那就是: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在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喜欢苦口婆心讲道理,为什么喜欢讲道理呢?因为对父母来说,讲道理的成本最低,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了,这成本得多低啊!


但这是效果最差的做法,讲多了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很多家长发现动口不行了就动手,这个动手可不是动手示范,而是动手打人。


有句话说,好父母,话不多。


话不多的意思是,这些父母总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三本生最后考进了中科大研究生,她的妈妈介绍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发现孩子偷着玩游戏,自己立即就禁止了自己的这个爱好。


此后的十几年,游戏机再也没有出现在家里。


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力量。


如果家长苦口婆心,那么事倍功半。

如果家长身体力行,往往事半功倍。


教育孩子,并不只是教育孩子,更是教育自己。


学了那么多教育道理和教育方法,先把它们用在自己的身上吧,看一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就此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育孩子,就是陪着孩子再活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本生   孔子   知易行难   道理   孩子   因材施教   以身作则   苦口婆心   身体力行   日积月累   教育家   教育孩子   不好   家长   父母   方法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