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G318国道穿行在毛垭大草原 摄影@姜曦 星球研究所

你听说过“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吗?江浙水乡的柔美、天府之国的秀丽、西藏雪域的惊绝,一条大道,一饱眼福。

它东起上海人民广场,终至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横贯中国南北,全长5476公里。

好山好水好风光,它就是G318国道。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 摄影@杨奎 星球研究所

来到北京五棵松地铁站,和全国所有地铁站一样,这里日复一日忙忙碌碌。不一样的是,站台之下仅3.67米处,来自千里之外的滔滔江水,经由两条巨大的管道奔腾北上。

也许站台上的人们永远不会感受到脚下澎湃的水流,但这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正在悄然改变整个华北平原。

南水北调,是这项工程的名字。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雪后的哈尔滨南站车辆段 摄影@全思明 星球研究所

从上海到北京,1300多公里铁路,最快只要4个半小时,就能从腔调十足的街坊里弄,窜进局气讲究的胡同宅门。

48km/h、140km/h、160km/h、200km/h、350km/h,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铁路速度的一次次飞跃。

从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吹响大提速的号角,到复兴号飞驰神州大地,我们走了20年。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江西永修县永吴公路大湖池段 摄影@廖昊 星球研究所

中国很大,崇山峻岭、江河湖海,可能我们很多人穷极一生,都难以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触摸它的每一次变化。

中国又很具体,一草一木、一街一景,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普通日常里,处处是“中国”的缩影。

生活在这个古老又鲜活的国度,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很容易以为,当下的美好生活都是理所当然的。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但其实,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亿人全民通电,我们走了100多年才实现。

百年山河巨变,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机会目睹,什么是唤醒沉睡的高山,什么叫让河流改变模样。

但有这样一本典藏级国民地理书,它从少有人知的视角,科普你不知道的中国。

是不是觉得这句话非常耳熟?甚至还有些小期待?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没错,《这里是中国》的续集——《这里是中国2》终于来了!

这本书将带着我们回望来时路,见证百年来中国的沧桑巨变,也向每一位建设者致敬。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凌空而过”的沪渝高速湖北恩施段 摄影@文林 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中国2》由全国青联、人民文旅、中国测绘学会、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延续第一部的传统,团队阵容依然强大。

……

每一页、每一帧都是大片、都有故事,值得一读再读。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两年前,首印只有3万册的《这里是中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重印10次,调拨近40万册,被誉为“典藏级国民地理书”。

“一眼千年,一步万里,每一寸都是挚爱”,由星球研究所打造的《这里是中国》,以深情的文字、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里是中国》也荣获2019年度“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这里是中国》犀牛海 摄影@曾勇前 星球研究所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这里是中国2》(青藏)公路两侧用以散热的热棒

摄影@季康 星球研究所

如果说《这里是中国》是从地理的维度,带我们“一步万里”,发现中国自然地理的极致之美,那《这里是中国2》就是以时间为刻度,见证中国人文地理和工程巨制的波澜壮阔。

1+1>2。超级工程+超级风景,大美河山和大国工程在这本书里有机融合,生生不息,壮美动人。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人”在《这里是中国2》里被更多地看到。没有过多的宏大叙事,有的只是一刻风景、一项工程、一群人,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存在和发生,又悄悄改变着这片土地,和每个人的生活。

这里是中国2 ¥149 购买


在这本书里,极致感受中国的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也致敬百年来为中国建设付出汗水的每一个人。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今天,一条生活馆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带来《这里是中国2》。

无论是自己学习珍藏还是赠送亲朋,无疑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之选。

大美河山,每一寸都波澜壮阔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长江干线过江通道规划布局 制图 星球研究所

10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视角看待中国地理。

超大型的城市构成了新的“山岳”,纵横的路网构成了新的“河流”,能源、矿产、水资源进行着大范围的调动和重组,这是这颗蓝色星球上前所未有的地表塑造。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这里是中国2》就从“连接”“重组”“家园”“梦想”4个维度,呈现中国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气磅礴,又温情脉脉。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南迦巴瓦峰 摄影@张扬的小强 星球研究所

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幅员辽阔,但山地和丘陵却占60%以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地中,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元。

连接,势在必行。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贵广高铁列车驶过阳朔山水 摄影@黄一骏 星球研究所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滇越铁路人字桥 摄影@舒骏逸 星球研究所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2018年6月9日,武汉地铁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工人正在检修越江盾构机内部核心结构

摄影@黄蕾 星球研究所

跨越大江大河,凿穿高山峡谷,飞跃海峡海湾……攻坚克难,也要把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中国公路大网 制图 星球研究所

终于,我们拥有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也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人背马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公路铁路便捷出行,北方人可以吃到南方的热带瓜果、用上南方的水,南方人也吃得上东北黑土地种出的粮食、烧上北方运来的煤。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中国人口分布图 制图 星球研究所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中国电力资源分布及调配 制图 星球研究所

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舒适,离不开一项项拔地而起的超级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水北调……一组简简单单的4字项目,背后是超大范围、超大规模的资源重组和配置。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雾霾从哪里来 制图 星球研究所

当国家高速运转起来,对青山绿水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土地修复、治水防洪、保卫蓝天、生态多样性保护……书里用单独的一章,讲述我们对保护家园所做出的努力。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西安高新区蓝天 摄影@王警 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西安,扫去雾霾和沙尘,蓝天白云,格外漂亮。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摄影@王汉冰 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两边的草方格,紧密排布,减缓沙丘运动,沉默地守护公路安全。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大渡河四川泸定段 摄影@曹铁 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四川泸定,蜿蜒的乡村公路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一只巨大的手?大熊猫种群间的交流,很可能就会被它阻断。自然的屏障,人类的干扰,让大熊猫的栖息地支离破碎。

幸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终于开始了。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T字构型的中国空间站 制图 星球研究所

最后,《这里是中国2》带我们冲出地球,目光直指太空。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五号”飞船起飞的过程 摄影@南勇 星球研究所

50多年前,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50余年后,一代代中国运载火箭奔向星辰大海,天宫揽月,北斗布阵。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北斗完全体 制图 星球研究所

这是北斗卫星导航卫星系统。

45颗卫星在太空中环绕地球,2700多个基准站在地面上组成“天罗地网”。

30多万名科技工作人员,400多家研发单位,奋战20多年,梦想终于成真。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中国边防军人在雪山上巡逻 摄影@刘晓东 星球研究所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者摆出“祖国万岁”的字样

摄影@黄正平 星球研究所

在《这里是中国2》里,不仅描绘了各项工程带来的伟大愿景,更能看到一个个普通人的平凡付出,就像“家园”里所写的:

在这一个个宏大的生态工程之下,无数个体值得被尊敬。

他们也许是常年坚守林场的夫妇,是祖孙三代治沙的农民,是主动走出大山的移民,是主动退出草场的牧民,是线上种树的城市居民,是扛着树苗上山的务林人……正是这些平凡人微小的行动,汇成了中国绿色的洪流。

中国很大很大,大到难以用单一的维度去描述,大到值得出很多很多书来讲述她;中国又很小很小,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


精美图文,每一页都精心打磨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为更好呈现照片和地图,《这里是中国2》的开本采用了大16开,给予更直接的视觉冲击和享受。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为了保证阅读体验,图文匹配要求苛刻。

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都要一一对应,更有大量工程科普图解,需要画得精准、生动,再配合详实的讲解,地理知识和工程科普好读、易懂。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书中所用的地图和数据图表,都由星球研究所亲自绘制,精准、翔实。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5色进口纸彩印,高清还原精致图片质感。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G318国道拉页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武汉半岛”和长江桥梁拉页

和前作一样,《这里是中国2》的部分图片也采用拉页设计,4张拉页最长展开可达1.6m,超震撼展现中国风景之美、工程之美。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装帧上,通过“裸脊锁线”的方式,实现了图书页面的平整打开,以完美展现图片。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封面采用浮雕凹凸工艺,真实触感体验中国的每一寸山河。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书名采用烫金工艺,低调奢华,在灯光下流光溢彩,非常炫目。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延续第一部的风格,扎实、沉稳、厚重。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每一次内容创作,星球研究所的作者都要查阅大量学术文献,并从中汲取经验、厘清思路、找足证据。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这里是中国2》请来大批专家学者背书,力保内容正确,科普经得起检验。

更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亲笔为本书撰写推荐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倾情长文推荐。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正是依靠不同领域的专业力量的支持,才能保证《这里是中国2》一书,无论是科学知识上,还是视觉呈现上,保持“国民地理书”应有的分量。

带上“这里是中国”系列打卡同款美景,打开知识性旅游新玩法。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看懂国家超级工程,致敬大国工匠,一举多得。

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这里是中国2》来了

这里是中国2 ¥14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泸定   塔克拉玛干   中国   中国科学院   工程   南水北调   维度   基建   大熊猫   北斗   星球   祖国   研究所   铁路   公路   国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