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的重要性及衡量方法

此文为笔者2021年9月2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现特别整理在此重发。

一套音响系统,包括了很多要素。各种要素的配合,形成最终的音效。在其中,音箱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综合而论占了至少一半,可视为50%。房间摆位也是音箱正常完好出声的基础条件,共同构成音响系统中“声”的部分,可视为10%;后级功放对音箱的完好驱动非常重要,可视为20%;音源及前级,对音响出声的质感和音色影响很明显,可视为15%;适当的线材连接与使用,则对整套系统的流畅度和神采大有贡献,可视为5%。

由于音箱在一套音响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所以音响爱好者一谈到购置,首先想到的就是音箱。原因也很简单,音箱毕竟是音响系统中最终的发声元件,其素质和特性往往是决定性的。故购置适当的音箱,对于一套成功的音响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每款不同的音箱,都有明确的音效区别。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尺寸和单元类型的音箱,低频的下限与量感明确有别;不同单元数量的音箱,密度上明确有别;不同档次单元的音箱,质感音色、层次感、结像定位明确有别。

笔者在二十多年间,使用过近十对各种价格档次的厂制音箱,近十多年来则设计、制作、测试及售出了一两百款音箱,故对于音箱的区别感受深刻。期间也在四、五个不同房间,使用搭配过几十种不同的前端器材和音源。虽然不同的房间条件、前端音源,形成的音效也的确各有特色,但音箱的素质特征,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并不会随着房间和前端的变化彻底改变。

所以根据自己的听音空间、听音喜好、财力预算,选择一款合适的音箱,是组建音响系统的关键第一步。

一、听音空间决定音箱选用的低频下限和尺寸,简要而论可采用音箱低频下限=55-房间面积的方法计算(详细可参考笔者几年前的“如何合理选配音响器材 房间摆位篇(一)”)。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以大号角箱为代表的高灵敏度“古董”音箱,低频效率是比较低的,一般要到15寸以上,才能企及40Hz以下的低频。故这种类型的音箱,上至24寸以上都比比皆是。然而90年代之后的大多数现代单元及导相式音箱,低频效率则非常高,很多12-13寸的优质音箱,已能轻松下到20Hz底限。代价是灵敏度较低,功放要求较高。故听音空间,究竟能够很好支持多大的音箱这种问题,首先需要考查的是音箱的-3db低频下限。然后再分别考虑号角箱与现代箱之区别,与之相应的尺寸大小,切勿混淆套用。

二、听音喜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用单元的材料和品牌。例如特别喜欢人声的,应该优先选择纸盆中低音单元;喜好金属乐、打击乐、电影大片的,则应优先选择金属盆中低音;喜爱弦乐的,首选丝膜高音;喜爱钢琴及弹拨乐器的,则应优选金属膜高音。大方向先选好,再进一步考虑品牌风格。此外如果听音喜好,对某些频段的密度量感要求非常高,则可在此类频段,考虑采用多单元。

三、财力预算,则决定了对音箱制成品的购置选向。当前国内外,中高级以上音响产品仍存在非常大的价差。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财力非常充裕,自然可选择很高配置的国外名牌音箱,音效品质和品牌荣誉感都是足够的。如果并非如此富烧,只能进行实惠选择的话,一个方向是选择国外品牌的中低档音箱,可以获得比较有限的音效和相对放心的品牌认同感;另一个方向就是选择国产品牌或创业商家的高配置音箱,以一定的风险和争议代价获得可能会优秀惊喜的音效。

(至于3-10年前,曾经在国内特别流行的纯粹业余DIY音箱做法,笔者只能遗憾地不作推荐了。原因在于业余DIY是几乎无法把音箱的音效做到很全面耐听的,这需要5年以上的工作时经验。10年前采用中高级单元的国产职业音箱是极少的,所以当时的确是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和创业机会。但现今,随着当初的实践者一步步走向技术和创业成功,采用高级单元和材料线路的成熟音响产品,已经广布国内市场,故业余音响DIY已经非常缺乏空间和机会了。况且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已经不是能够随意折腾音响DIY,兼职创业的时代了。折腾不到位,就连单元材料都很难转手变现。所以在非常有限的音响购置机会里,买准才最重要的

何去何从,显然还是由每位音响爱好者的个人经验判断和理念喜好来决定。

以笔者的真诚建议,不论如何购置,如果您的音箱入手后,初听下来觉得还是比较全面正常,那之后就不要乱怀疑瞎折腾了。之后围绕这个基础,一步步认真调整改善房间摆位、前端和音源,自然就水到渠成,满意而归了。

但如果音箱一上来听,就觉得不对劲,大部分音效都不顺耳不满意,那就真得检修或更换。如果是出产时检测不到位,或物流运输中震损内部元件,这样的情况生产商都能够处理;但如果并非此类情况,而是音效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商家的宣传差距太大,或者是完全选错了单元及音箱的风格特色,这样的情况就真得转手另买了。因为买错音箱产品的情况下,即使房间环境和前端音源折腾再多,破费再大,最后也还是会得到一个不满意的结果。

购置方向选定,之后就是对音箱产品的衡量了,可惜这个话题实在是无比繁杂,几十年来也一直是音响产品争议的核心。笔者只能根据自己十多年来的购置使用和研发制作经验,谈一下经验看法。

音箱品质=单元品质*设计制作水平

一、选配音响,不得不说单元配置还是第一位的。在财力范围内,尽可能选择更高档的单元配置,音效风格上更适合自己的。喇叭单元这东西,事实上和电脑、手机里面的CPU,是同样重要的核心。电脑手机的各项功能,都是围绕着CPU展开,音箱也是围绕着单元组合而展开的。笔者经验看法,单元品质的重要性,在一款音箱里,应该占到60%。高级别的喇叭单元,相对于低级别的单元,在有效频宽、失真度、质感音色、结像定位方面,具有明确的优势。这就相当于更新更快更高级的CPU,在运算速度和稳定性上,是有明确优势的。所以,在同等设计制作水平的前提下,高级别单元制成的音箱,相对于低级别单元制成的音箱,有明确的音效优势。

如果要以量化打分的方式来衡量,以笔者的经验看法,能达到HiFi音箱制作要求的喇叭单元,都可以算作35分以上了。一些国产的初中级单元,事实上也能到此分值。国产单元的领军厂商惠威的高等级单元,则可评为40分左右,与进口品牌的初级单元基本持平。进口品牌的初级单元,主要代表为绅士宝探索者系列、西雅士荣誉系列,都是高性价比的单元,已经是40-45分的高性价比产品;其后,以魔雷、丹拿的PP盆中低音、Vifa的ne系列,斯泊特的各种高级系列、伊顿蜂巢盆系列、西雅士黄金系列纸盆、绅士宝启示者系列,以及各家的高级丝膜、铍膜、陶瓷高音等等,为中高级单元的代表性产品,可在45-55分值区间。而相当高价的魔雷碳纤维盆、绅士宝旗舰纸盆、西雅士石墨烯盆、伊顿镁合金盆、艾卡顿陶瓷盆,丹拿Esotar高音,可评为55-58分。艾卡顿、西雅士的天价钻石高音,目前可以占据60满分。

喇叭单元到位之后,就是看设计制作水平了。箱体、分频器、导相管、内部填充、调校测试等等,都属于设计制作的范畴。显然,设计制作水平,是由技术经验决定的。这种与各人天赋经验,审美判断相关的要素,其实很难评定。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粗略量化一下,供大家参考:

HiFi音箱的设计制造,对技术能力和审美评判还是有一定要求,故大专以上的学历及智力要求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在此基础上,1-3年左右的业余DIY,可评为1-10分;3年以上的业余DIY,可评为10-20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业余从事DIY数十年的资深老手,由于产品很少经过市场检验和他人认同,可能会出现难以被多数公众接受喜爱的尴尬,故只能列入此档;3-5年的职业HiFi音箱设计调试工作时经验,可评为20-25分。注意必须是以主要设计、调音、测试人员的身份,而非主要是按要求进行手工制作的身份;5-10年职业HiFi音箱设计调试人员,可评为25-35分。之后35-40的评分,可归于权威和大师级别了,需要足量的技术经验+出众的审美天赋+广泛的市场受众高评价。

以上量化标准明确之后,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对一款音箱产品,进行估测了。比方说,采用某套西雅士荣誉系列单元,42分;5-10年设计调试职业经验,30分。综合估测为:42*30=1260。再如采用某套顶级单元,55分;设计调试为5年业余DIY,15分。综合估测为:55*15=825分。当然,如果您发觉顶级单元似乎没有体现出巨大优势,那可以同样让5-10年经验的职业人员来做,那就将是55*30=1650的高分了!由此一例,我们可以看出,单元素质与技术经验水平,同样重要!

所以大家在现实中,如果奢望品牌大厂,采用档次很一般的单元,做出多么高级的音箱;或者说是指望经验不成熟的DIY,堆用非常高级的单元,能做出很好的效果,这两个想法都是不现实的。虽然单元基本上决定了频宽、质感之类,但设计制作水平则决定了全面性、平衡度、耐听度,与其它器材配合的适应性等等。

现实当中的音箱差异,大致遵循如此规律。这个道理笔者是在10年前领悟到,期间也重复啰嗦了很多遍。不过经过了10多年之后,也仍然是这样的观点和看法。故现实当中,我们如果要选择到比较如意的音箱,无非就是对这两个因素的权衡了。至于衡量的具体分值,各位就随心所愿了,但有一种相对理性的分析衡量办法,总比完全盲目的主观想像要好得多。

对于品牌大厂的音箱,您最好认真地考察一下它采用的单元和材料。不要仅看表面的宣传,而要去和同为品牌厂类似价位的音箱,以及类似配置的音箱相比较,自然有数。而对于采用高档单元材料制作的DIY及职业商家,您应该去认真了解他们的技术经验水平。并长期关注,主要的设计调音师是否的确有水平,是否长期真诚投入。

至于在现今国内市场,很多人执着的“中洋之别”,也就是认为“西洋设计调音师,水平远远高于国内”这类的看法,笔者认为实在是一种典型的崇洋心理。因为音箱制造在现代,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无非HiFi音箱的制造,仍属于中高级制造业。这项产业的原理、技术知识,仪器工具,在近二十年间,早已传遍全世界。其技术原理和智力认知方面,可以说是全球无差别。以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智商及努力,实在很难再得出远逊于国外技术人员的看法。而一直以来的“音乐艺术审美差距”,事实上也是人为臆想居多。原因在于几十年的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音乐艺术广泛交流和传播,全世界的音乐与音响爱好者,听遍了各种各样的好音乐。除了声乐基础和民风民俗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音乐类型的喜好、乐感取向的判断方面有少量区别,此外就很难去谈高下之分。须知现今不论中外的音响职业设计调音人员,多数人对音乐都有很高的热情,也常年大量聆听各类音乐,音乐素养和喜好上也是相差无几。

故我们身处于广泛互通互联的时代,应该深入实践,客观理性审视“中洋之别”,而非太多主观臆想。如果眼光和思维,一直要强行停留在上世纪8、9十年代,国外音响已处于成熟黄金期,而国内音响才开始学习起步这样的阶段,那国内的音响产业是肯定无法发展的,而国内的音响爱好者群体,也肯定无法进步。看清楚时代的发展,正视国内行业不断的努力和进步,才是尊重事实的体现,也更便于获得实惠。

以上经验观点,皆为笔者在近二十年的音响实践,与十多年来的音响研发制造中所得,仍是一家之言。故大家在音响的使用实践中,不妨适当参考与对照,审视一下笔者言论是否妥当可取。只希望能对音响爱好者们有所助益,也就足慰我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音箱   音源   雅士   低频   音效   喜好   笔者   单元   音响   房间   水平   经验   职业   方法   品牌   系列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