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内部也有芯片,那么是先有光刻机还是先有芯片?

光刻机内置大量芯片无需置疑,无论是ASML的EUV光刻机、还是我国自主生产的90nm、28nmDUV光刻机,仅靠软件集成技术无法在各子系统,如光源计量分析、透镜曝光参数补偿调整、零部件精密操控和化工材料精准分析等方面智能协同进行芯片生产。所以芯片是光刻机须臾不可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光刻机内部也有芯片,那么是先有光刻机还是先有芯片?

  
那么,光刻机作为生产芯片的关键设备,是先有光刻机还是先有芯片呢?芯片是将大量具有单个运算能力的晶体管组合连接在同块硅片上、形成强大处理能力的微电子技术。芯片的应用、拉开了信息革命的帷幕,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它的发明和应用早于光刻机的出现。光刻技术的原理、概念和雏形却是早于芯片出现,1822年,法国人在各种光照实验后,用油纸覆盖在涂有植物油和沥青的玻璃片上、通过日照得到了想要的图形,形成了最早的光刻技术。但没有和芯片技术结合、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光刻机。

光刻机内部也有芯片,那么是先有光刻机还是先有芯片?

  
从发明芯片的起源看,有两位科学家。一位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仪器工程师杰克·基尔比,他于1958年9月12日集成第一款芯片,即把二十余个晶体管、电阻、电容器集成在一块微型平板上,纯手工焊接将极细的铝质导线连接构成微型的固体组合件,并命名为“集成电路”,并于1958年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了发明专利。

光刻机内部也有芯片,那么是先有光刻机还是先有芯片?

  
可以说,没有基尔比的发明就没有现今的半导体产业、更不会有大家熟悉的数字生活,如今的PC、手机等等3C产品都源于基尔比的发明。芯片发明还离不开另一位科学家,即美国物理学家、著名企业英特尔共同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1958年仙童公司在基尔比数月后也发明了集成电路,共同开创了世界微电子的历史。

光刻机内部也有芯片,那么是先有光刻机还是先有芯片?

  
因此,从贝尔实验室1947年发明第一个点接触晶体管起,到1959年世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仙童公司研制成世界第一颗适用单结构硅晶片,提出光刻工艺并被用于各类半自动、自动,接触式、投影式光刻机,直到当今的EUV光刻机和DUV光刻机,时间上是早于光刻机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光刻   基尔   贝尔   罗伯特   芯片   点接触   仙童   组合   晶体管   美国   集成电路   科学家   数码   世界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