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万存银行,5年后却仅剩30余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住户新增存款11.3万亿,2021年一季度新增住户存款6.68万亿,也就是说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这15个月的时间里,住户存款就增加了17.98万亿人民币了,平均每个人就存了1.28万元,要知道这15个月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的收入都是受到了影响的,但却还是挡不住大家存钱的热情。那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把钱存在银行呢?

1900万存银行,5年后却仅剩30余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大家之所以存钱主要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去年突发的疫情就给很多人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深深明白了存款的重要性。而把钱存银行除了因为足够安全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有利息可以拿,能够减缓手中存款贬值的速度。那把钱存银行就真的安全吗?

从理论上来讲把钱存银行确实足够安全,因为根据央行发布的《存款保险条例》显示,只要存款没有超过50万的,即便是银行破产倒闭了也能保本保息,超过50万的部分在银行资产清算结束以后也能按照相应的比例获得赔偿。但这也仅仅只是理论,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储户存款“不翼而飞”,却未能获得相应赔偿的例子。

1900万存银行,5年后却仅剩30余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比如最近被爆出的某储户1900万存款在银行存了5年,不仅一分钱利息没拿到,本金也“不翼而飞”仅剩30余元,而储户在跟银行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了两次却均以失败告终,那这1900万存款到底去了哪里呢?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5年前说起,当时该储户要到国外工作,就以妻子的名字在该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并且前前后后总共存进去了1900多万元。由于该储户跟当时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认识,出于信任,就把银行账户和密码告知了对方,并且口头约定让其代为管理这笔资金。

1900万存银行,5年后却仅剩30余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5年后该储户回国后准备用这笔钱时才发现账户的余额就只剩30余元了,到银行查询才得知这笔钱被该银行员工转出投资了现货黄金、股票和期货,并且已经亏光了。更重要的是该员工在2年前已经提出离职了,最终储户只能将这名员工起诉到法庭,虽然法院也判了让这名员工赔偿储户这1900多万的存款,但是由于这名员工没有钱,最终只追回来3万余元。

1900万存款和500多万的利息追回未果的情况下,该储户只能将银行告上法庭,但是法院的判决却让储户非常失望,两次起诉均以失败告终,而之所以会败诉就是因为储户违规将账户密码告知其他人,并且也让对方帮忙理财,责任在储户这一方,银行无需负责。

1900万存银行,5年后却仅剩30余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是个例,银行员工挪用储户资金的事情时有发生,比如前两天刚上热搜的储户100万存款存银行5年,最终账户余额仅剩1元,100万存款也是被银行员工挪作他用;还有工行建平支行客户经理张璐以办理理财产品为由,将储户350万挪作他用等等。

1900万存银行,5年后却仅剩30余元,两次起诉均败诉,钱去哪了?

储户资金存银行也并不是百分百安全的,那要怎么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纵观这些挪用储户资金的案例,我们基本能发现大部分都是因为储户过于信任银行员工,将个人信息和密码告知了对方,让对方有可乘之机,因此以后储户存钱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把个人信息透露给别人知道,即便是银行员工也不能。另一方面被银行员工挪用的资金一般都是那些存款比较多的人,所以如果存款很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开存风险会更低,安全性会更高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银行   不翼而飞   储户   央行   住户   疫情   余额   利息   账户   存款   法院   年后   事情   员工   资金   密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