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饮茶用具,自是雅致事物,而若真论讲究,茶具中又以紫砂居首。因此,在今天,极品的紫砂壶拍卖价格可谓爆高,屡屡刷新记录,而其中又以这十把为首,堪称价值连城。

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用!


NO.10 顾景洲 菱花套壶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 1932万

菱花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其果实为菱角。


紫砂中的“菱花壶”,则是将菱花的气质文化融于壶中,它通体几乎没有直线,所有线条都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让整个壶生动而充满张力。


而顾景舟老师这件菱花壶,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上下对称。


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秀丽可爱。


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弯曲恰体,端握方便,且壶盖六面可置换,十分严密,精妙天成。

NO.9 顾景舟 相明石瓢壶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2702.5万

石瓢壶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四十年代末,顾景舟常往来宜兴、上海之间,经铁画轩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王仁辅、来楚生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令顾景洲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


1948年,顾景洲主动精心制作五把石瓢壶,除自留一把,余四把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

戴相明先生这把上有吴湖帆画的旁逸斜出两三竹枝,题诗为: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相明兄属,吴倩并题。


这石瓢倒出来的每一杯茶,都是他们的高山流水。


NO.8 顾景舟 大石瓢壶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2817.5万

石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与和谐的美学效果。


而顾景舟老师这大石瓢壶选用紫泥烧制,手工拍打身筒,泥片厚薄均匀。


先生灵活熟练的运用各种制作工具,以压、刮、勒、削、推手法巧妙协作,使壶身圆浑朴质,灵秀端丽,肌理丰富,骨肉亭匀,口盖配合严密,通转无隙,轮廓线面精细入微,顺畅自然。


正面:壶上孤雀雪梅画落款 湖帆道兄正画寒汀。反面镌刻“细嚼梅花雪乳香”寒汀兄为余画茶壶倩自题。端得是高雅无比。

NO.7 顾景舟 九头咏梅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2875万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又合称“四君子”。


可见古代文人对梅花傲雪和清香的推崇,咏梅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


在紫砂壶中,以梅花为题材的紫砂壶自古便有,且不胜枚举,如清代花货大师陈鸣远“斜梅桩壶”,清代女紫砂艺人杨风年“梅段壶"亦为一代经典。


而顾景舟这套“九头咏梅茶具” 更是其中佼佼者,整体浑然天成、气韵高雅。


该作品保持了整体与细节自然和谐,且主壶大气端庄,流畅的线条轮廓,清新而毫无凝滞感,壶身圆润,上鼓下收,更显饱满浑厚。


壶把、壶嘴、壶钮均为弯曲的梅枝状,依照梅枝的自然弯曲形态,毫无造作之感,仿佛是由真实的梅枝镶嵌而成,树纹、树洞清晰可见,实在巧夺天工。

NO.6 陈鸣远(清初) 素带壶

成交价3162.5万

陈鸣远字鸣远,号石霞山人,为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


而这件清初陈鸣远制“素带壶”,曾为庞元济旧藏,此君乃“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与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等人均有交往。


他评价素带壶云:此壶圆形短嘴长鋬有三足,盖仿铜器中之盉也。中腰有素带,制作古拙,寉邨制壶向以精能胜,此壶则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见长。


整体呈球形,壶身圆润饱满,自上向下渐敛,底部顺势塑出三足,线条流畅优美;短弯流、耳形柄、圆盖、圆珠钮,和谐有致。


壶身腹部一周起弦纹两道,于沉稳中又平添灵动,有冲淡素朴之美。整器包浆浑厚、气韵古雅。流部下方阴刻陈鸣远楷书款识及篆书阳文方章,字体遒劲潇洒,十分难得。

NO.5 陈鸣远(清初) 南瓜壶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3220万

南瓜壶,历史上又称“东陵瓜壶”。其典故出自《史记》

而因此,南瓜壶带有一股来自隐士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经艺人加工,又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


壶以瓜体为身,瓜蒂为钮,藤为流把,壶身贴塑茎、须、叶,纹络逼真细致。


作为仿生紫砂的一代名匠,“清代第一名家”陈鸣远的南瓜壶作品构思奇巧、形象鲜活、富有自然生活气息,在满足了基本的泡茶功用之外还增添了不少别致的情趣。


顾景舟因此赞美陈鸣远:集明代紫砂传统之大成!

NO.4 陈鸣远(清初) 传香壶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3450万元。

传香壶,底镌“令我胸中书传香”,此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咏茶诗《谢送碾壑源拣芽》

传香壶,圆非圆方非方,筋纹加身,浑厚尊古中藏着雅致隽秀。比例权衡,简约又不失几何变化,造型近于完美。


脊棱出筋,彰显骨相清奇不凡。壶身、盖、流、把与足之四角外皆作凹筋,于身、盖、足、流并于内侧出筋。“魔鬼”细节,精工之极。据说,光是修壶嘴里的筋线所花的功夫,就可以制作一把新壶了!


难怪汪文伯在《陶器行赠陈鸣远》中盛赞陈鸣远:古来技艺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NO.3 顾景舟 唐云石瓢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4256万

上文提到,1948年,顾景舟主动精心制作五把石瓢壶,除自留一把,余四把慨赠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


这五把石瓢壶,成就了一段海上文人与一代宗师顾景舟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也是近代史上最具标杆性的一次文人壶杰作。


而其中,唐云石瓢,壶身一面刻诗文“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吴倩并题”;另一面刻竹叶,书款“湖帆”。


此壶器型敦厚古朴、气韵深沉,书法若游云惊龙,银钩铁画、笔底春风,竹枝图灵动传情、刻工利落稳健。


诗画相衬、美不胜收,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疎枝密叶之间。


NO.2 顾景舟 提璧组壶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4500万

提梁,古指篮、壶等的提手。

顾景舟此壶因作提梁,盖面似古代玉璧,故取名“提璧壶”。


提璧壶主要由微曲线构成,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于一体,五美齐备,神气韵皆具,堪称壶中一绝。

NO.1 顾景舟 松鼠葡萄

史上最贵的十把紫砂壶

成交价9200万

松鼠葡萄纹饰在明清瓷器上最为常见。


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丰登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一把壶,一支叶,一只鼠,将自然的魅力与自然美完美的展现,这把自然的《松鼠葡萄》壶便是富有自然气息的紫砂壶。


1955年,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此套松鼠葡萄茶具,作为对新中国的献礼,因此除去本身艺术价值外,它还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紫砂壶   提梁   宜兴   壶中   竹枝   气韵   清初   浑厚   松鼠   茶具   清代   南瓜   弯曲   葡萄   自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