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本文不是在贩卖焦虑,全部阅读完大约需要4分钟。

文章开始前我们先看这样一个聊天记录: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428手游小编觉得这样的培养实在是有些离谱,也可能是这个孩子本来天赋就高吧!各位看官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

幸存者偏差

当你觉得遍地都是大学生,轻描淡写的一句“现在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就带过了无数莘莘学子的20年。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中国有14亿人口,大学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8.86%,本科生只占4.43%,高学历人口少得可怜。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幸存者偏差”。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其实你不知道的是

在中国:

1、你每个月收入2000元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裕了

2、如果每个月有5000元,就跑赢了九成家庭。

3、能上网的,就比如在看文章的大家,很多收入已经是剩下的10%,但是绝大部分人只觉得自己是中产

4、你认为中国是14亿人的人口大国,遍地都是高科技,身边都是高水平人才。但是事实却是国家只有10%的人真正的进入到了现代社会,绝大部分享受现代科技的人,都是在被生活和社会的脚步“拖着走”

6、如果你出生在一线城市,混得再差也好过80%的国人,如果混到平均数,则能好过90%的国人

7、中国有8500万名残疾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本科以上学历人还多,大约15个人里就有一个,可是你见过多少?但是不见得你每坐一次公交车地铁就可以看见残疾人,但是你却可以见到大学生。

所以,碌碌无为的人可能是少数,但默默无闻的人永远都是大多数。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好?网红经济的真相

上面列出来的数据大家看了可能嗤之以鼻,一个月5000我就能生活得很好?

我每天睁眼就是房贷车贷,闭眼就是本金利息,上班到公司就是KPI绩效,下班回家就是孩子上学婆媳关系。我从没觉得我过得很好。我看抖音,看快手,上面都是有钱人,都是随手花掉几千几万不眨眼的人。

但是,有钱的人给他更多的钱他也不会更加快乐,所以他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比如在互联网上享受众多网民的追捧,享受那种众星拱月的感觉。

其实,造成你认为自己过得不好的原因就是:

很多网红为了流量,租豪车别墅,拍几条视频。内容极致浮夸,摆拍营造出“精致生活”“仪式感”等等的标签。条条都给人看,时间久了你的消费观就膨胀了,你就开始觉得,中国所有人都应该是开豪车住别墅的。

每天打开这些自媒体映入眼帘的都是:在八万住一夜的酒店是什么体验,xx万的车怎么会这样?有一个有钱的朋友、父母、兄弟、闺蜜是什么样的体验?给你一百万你怎么花?然后就开始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很容易就会被误导。

所谓人云亦云,赚几千块很容易,再贬低一下月入几千块的人。就会让你觉得,除了你,大家都是赚年薪的,或者月入几万几十万的。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脑”,你的心都已经住上大别墅,开上玛莎拉蒂保时捷。一顿饭就是成千上万块了。那时候你还会觉得,月薪5000会过的很好吗?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你要承认自己平庸,也要接受孩子可能会平庸。

在2018年的时候,有一款角色扮演的养成游戏非常火—《中国式家长》

虽然这只是一款游戏,但是它很真实的模拟了孩子成长能遇到的很多问题,因为这款游戏的许多事件都是由玩家投稿的亲身经历。

游戏里你是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而游戏通过的目的就是长到18岁参加高考,所以游戏最一开始的时间就很明确:“距离高考还有47回合”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家庭条件普通,家庭背景普通,属性也普通,就像网上说的:一个家族的崛起和兴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一代工农医科,二代金融法律,三代艺术升华。

这款游戏亮点就在于,很大程度上模拟了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到大学的这段日子里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既要给他排课学习,又要让他放松,压力不能太大。还要顾及中国人最看重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子。从小就要比比比,比学习,比爱好,比排名,比特长。

殊不知孩子自小就有“孔雀心理”万一有一次没有比过人家,那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如果次次都比别人强,那孩子可能会变得骄傲,自负。次次没比过也不行,孩子就会变得自卑、胆小、怯懦。

这一点也被游戏很好的反映出来了。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如果马上要高考可是成绩很不理想,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娱乐活动里就有一项是《黄冈密卷》明知这不是娱乐活动,你选择让孩子做,还是不做呢?高考成绩不理想,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然后继续月薪五千,再通过相亲和别人组成家庭。忙忙碌碌过完这一生?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如果连续不断地玩,你认真培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高考大约需要2.5-3小时。游戏过程中428手游小编绞尽脑汁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想让她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可是最后只有二百多分。非常令人失望。

现在的孩子太“恐怖”,你能教的了吗?

然而这只是一个游戏,你为了让孩子高考成绩得好一些,就让他一直做黄冈密卷,为了让孩子更快的放松,就让他玩平板,然后安排一堆属性增长比较高的课程和娱乐活动:兴趣班、少年宫、语文、数学、文综、理综、计算机编程、英语口语、情商、沟通等等。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点,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曾经一度认为我们的父母有些刻板、保守、甚至迂腐。于是你在开始游戏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我的孩子自由快乐的长大!不让他为学习而困扰!

游戏中孩子越来越大,跟同龄人的差距大了起来,你开始着急了,让孩子不停的学习、接受应试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你也变成了“中国式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黄冈   孩子   可能会   幸存者   偏差   残疾人   绝大部分   平庸   娱乐活动   别墅   人口   家长   恐怖   家庭   大学生   数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