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父亲·写在开学季


认真做父亲·写在开学季

父与子的交流

“认真做父亲”,这是本人首先提出的理念。

这个理念我已经酝酿了许久,之所以现在提,是因为正在开学季,又恰逢教书育人的教师节即将来临。每到开学季,作为父亲的我们总是会对自家孩子说些这样那样的话,“教训”孩子要听话,要努力,要好好学习,要天天向上,不论以何种方式讲述,却都是出于教育孩子的角度,甚少对自己提相应的要求。

是我们这些做父亲的都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吗?

我看不尽然。提出“认真做父亲”理念,就是希望在我们习惯了教训孩子之外,也对自己进行反思,提出要求。

或许有人会问,父亲就是父亲,即使没有做得足够好,为何还有“认真做”一说?

问得好!恭喜你,你此刻的思索,表明你已经迈入了“认真做父亲”的大门。


相信中国大多数人都知道,就在本次开学季的前一段时间,中国文艺界和娱乐圈接连曝出了违法失德的各种丑闻,吴某某、赵某某、郑某某、钱某某……“饭圈”文化泛滥,群丑集中现形,中国文联第一时间向文艺界人士发出旗帜鲜明的“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倡议,对失德违法宣战,为正本清源呐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某些人丢失了“认真做人”的根本!

其实从我们为人之初、做人第一课,“认真”就是先辈们教给我们的启蒙之重:写字要一笔一划的认真写好、说话要一字一句的认真说好、吃饭要一口一口的认真吃好、走路要一步一步的认真走好……等我们长大了,有的坚持认真做人做事,有的逐渐丢失了“认真”的人之初。坚持认真做人做事的,或许没有取得令人艳羡的经济成就,但一定过得相对殷实,拥有内心的富足安宁;丢失了“认真”二字的人,或许在一段时间内赚到了大量的金钱,却一定常常半夜心惊,终有一天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修身守正也好,立心铸魂也罢,都逃不过“认真”二字。

有一个姓蔡的父亲,他将自己的五个子女培养成了五个博士,他说,他的事业是“父亲”。这是“认真做父亲”的一个典型。

是的,“父亲”不仅是一个角色,人生短暂,有生之年,既然为人之父,就该“认真”做一回。“认真做父亲”不是说要追求像蔡姓父亲那样,将子女个个都培养成博士,而是从小事做起,在与孩子共处的几十年中,面对孩子的成长让自己无愧于心。


“认真做父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命题,如何算认真?怎样认真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定义。我提出了这个理念,同时提出下面三个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建议,以抛砖引玉。

“认真做父亲”,请为孩子放下手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在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心中,是第一个英雄,第一个榜样。父亲在孩子面前做什么,孩子都会印象深刻,又由于父亲与孩子大都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之下,日积月累之中,父亲的样子就在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身上得到重现,这就是古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所揭示的道理。

手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帮助,但同时它也像开了双刃的刀一样,又或是天使与魔鬼的合体,既可为善,亦可为恶。善用手机的利不需多说,而沉溺于手机的弊也不必赘述,大家都有切身的认识和感受。

这里建议为孩子放下手机,相信没有人会认为我是建议大家不使用手机,而是提醒作为父亲的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认真”地把握好“度”。如果一个父亲在孩子面前时时刻刻都在与手机互动,没有节制,反过来却要求孩子不玩手机,要求孩子这样那样,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想这个榜样摆在那里,孩子更可能的是“学习父亲好榜样”,而不是自己去发奋图强。

“认真做父亲”,请教孩子强心健体。

我个人对“娘炮”形象深恶痛绝!早在十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批评某卫视几乎席卷全国的所谓的“快乐”文化,我记得我当时写了类似这样的话语:内容空洞,哗众取宠,男女不分,畸形审美,长此以往,国将堪忧,他们正在毁掉我们年轻的一代!当时的文章很快被删除了。我记得我的孩子,最开始也看,坐在那里跟着电视傻傻地笑,我一看就发火;我从一开始就跟他讲不要看这些没有内容害人的东西,并不断的跟他讲道理,批评其内容和形式,我自己从不看,他开始还反驳,说我没有娱乐精神,但我讲得多了,他自己也逐渐发现我说的有道理,看得稀少了些;再后来,我直接关了几次机器后,加上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学习压力的增加,他几乎再也没有看过。我十分欣慰,多年以后,国家终于重拳打击“娘炮”形象,我十分欣慰,多年以后,我的孩子不是“娘炮”,是英武挺拔健壮的小伙子。

如果当时不是作为父亲的我不断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我的孩子现在或许也很英武挺拔,但也很可能沾染上哪怕是一点点也令人十分恶心的“娘炮”气息。

“认真做父亲”,就请教孩子强心健体,“认真”去做或做好这一点,不仅可以让孩子(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远离“娘炮”形象,还将有益于孩子的一生,并有效延长自己、家人和孩子的幸福及寿命。

“认真做父亲”,请带孩子开阔眼界。

教养孩子,作为父亲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长远的计划。老祖宗早就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里面蕴含深刻的道理。

当孩子还小但能出游的时候,就可以带孩子出门,或远游,或近走,劳动其筋骨,锻炼其意志;再大些能记事的时候,就可以带孩子出去,走能走的更多的地方,见能见的更多的人,感受能感受的更多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作为父亲的我们说过多的话做过多的事,孩子自然生长,眼界自然开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走过的地方不断增加,孩子将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大收获,也铸就了必将帮助他一生的好品质——成年人努力追求而难得的“格局”。

如果条件允许,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展开“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际,多带孩子去看一线城市,出入相对高档场所,去看美丽乡村,接触现代农业农村……

“认真做父亲”,一定有更多更好的做法,践行上述三点小建议,应该可以作为“认真做父亲”的入门参考。本人希望从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教师节这一天开始,能与天下许许多多的父亲千里神交,借助现代科技促膝谈心,在我们共有的人生长河中,既争取为祖国培养出“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未来,又努力“认真”给自家孩子一个更好的——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父亲   文艺界   英武   教师节   天天向上   中国   榜样   男孩子   面前   理念   形象   努力   建议   孩子   手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