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 笔名神根四娃、南梁信主、砚金等,满族,中共党员,1955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官营乡卡沟门村,结业于河北省石家庄文学艺术函授学院书法系。2015 年5月退休本县糖酒公司,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公员、中国硬协会员、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联合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庐山毛体书法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书画华北协会书画作品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华人书法协会荣誉主席等职。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毛笔、 硬笔和篆刻艺术,尤喜“二王”、张旭、怀素书风,反复揣摩研习古代等各历史时期名家碑贴和当代众多名流大师墨迹,特别钟爱“毛体”书法艺术,那种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之手法妙处,在长期临习创作中,取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倡打破拘泥传统不善于创新的守旧观念,实践中逐渐形成自我独特风格,以楷书、行草、榜书等体见长。74-85年军旅生涯,部队生活,学习篆刻期间,受到中国篆刻名家秦彪老师来信指导和鼓励,受益匪浅,篆刻作品数十次在军内外十多家报刊杂志上刊登发表,在各种参赛活动中书法篆刻作品入选、参展并获奖。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2000年后,多次参加全国、国际重大展赛活动,屡获殊荣,书法作品分别入选、参展,并获优秀作品奖、铜奖、银奖、金奖、终身成就奖,并被一些大的艺术团体授予“百杰书画家”、“德艺双馨书画家”、“二十一世纪杰出艺术家”、“二十一世纪杰出书法家”。中国实力派著名书法家等荣誉称号,作品和个人传略被入编《强国丰碑》大型历史文献,《中国书画名家大典》、(当代书画精品荐览》、《中国当代艺坛巨臂》、《形象大使艺术经典》和《中国书画杰出人物最有创意百强书画家》、《第三届全国榜书大赛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血染风采》等各类大型文献、典籍、作品集多部。并得到了书法泰斗前辈欧阳中石老先生评语、苏士澍主席携书协评审员对其作品的点评。


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先生评语:


纵观当今中国书画艺术界,书法、绘画作品数以万千,能吸引人眼球的不多。多数作品辗转模仿,布局雷同,总给人一种千人一面之感觉。我看人、看作品,向来不以名声头街论英雄。艺术家靠艺术说话,而不是崇尚名声头衔。叶国才先生作品之作以令人眼前一亮,就是在于他的大智藏锐,不随人作计,而是以“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手法,让读者小中见大,拙中见巧,思绪随着他的笔墨飞扬,并发生丰富的联想。


苏士澍携书协评审员对其作品点评:


我觉得叶国才可能就是抛弃了前人或者是今人正在走的那一条寻找古人足迹超前迈进的道路。 现在很多人似乎不愿意说“反传统”这三个字,其实我觉得他就是反传统。我觉得反传统不等于不好。从传统中来,走出自己的路。 当然,不尽然像别人走传统的路一样,这就是叶国才的高明之处。中国的书法家非常多,中国有思想的书法家非常少。我很欣赏叶国才的这种学术路径。他是想好了才去做的,有人说书法不可设计,可是在叶国才的书法里面,处处看到他的经营和设计的理念。我们今天看他的作品,已经不能以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来看待。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思考传统、反思传统,这是他对当前书法的最大贡献。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金牛贺岁·翰墨迎春 |叶国才——当代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叶国才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丰宁满族自治县   月出   金牛   翰墨   河北省   法家   书画家   书法家   评语   迎春   中国   书法   书画   作品展   研究院   当代   传统   优秀   协会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