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今天,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发布对阿里女员工被性侵的评论文章,该文章犀利指出:王成文事件,也再次给了“阿里”们一个巨大警示:当一个巨头触犯社会公义时,不需要另一个巨头与之商战,一个人民就能打倒你。


创业不易,守业更不易。当下的阿里,亟需一次大变革,去腐生肌,大破大立,才能洗清高速发展积累的沉疴。不要妄想大而不倒,自然规律告诉我们,一鲸落,万物生。更不要妄想像韩国财阀一样操控一切,这里是中国。


(事件回放:11页举报信!阿里女员工举报遭领导性侵及商家猥亵,CEO凌晨回应:震惊、气愤、羞愧 )


那么,韩国财阀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怎么操控韩国一切的?我们整理一些公开资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韩国财阀的黑暗面;其二、韩国财阀的诞生;第三、韩国财阀真可以操纵政府吗?本文目的仅在于以史为鉴,并无其他影射之目的,不要对号入座。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01

韩国财阀:黑暗的存在?


我们经常说韩国有好多财阀,比如:三星集团、LG集团、SK集团、现代汽车等等。


其中,三星集团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主营业务从智能手机到造船、银行金融、航空等等,涵盖了韩国产业方方面面,仅每年创造的产值能占到整个韩国GDP的20%。在资本市场上,仅三星电子一家就占韩国股市总价值的30%以上。


所以就有韩国人说,“人的一生只有死亡、税收、和三星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人更是把韩国称为“三星共和国”。不光三星,像大韩航空、现代这些财阀,控制了韩国大概三分之二的经济(统计指标不同,有数据表示韩国十大财团控制韩国经济的85%)。正所谓“树大招风”,于是,有一些说法是就说连韩国政府都在这些财阀的控制之下。


以下这个说法你可能很多地方见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像韩国一样:财阀掌握所有的产业,财阀控制所有的行业,韩国十大财团控制韩国经济的绝大部分。而政客只是财阀的傀儡,几乎每一位总统下台,都会被清算,不是死在台上,就是死在监狱里,不是被暗杀,就是被自杀。


李承晚,1948年至1960年任韩国总统,因镇压学生运动被迫下野,流亡海外。

尹普善,1960年至1962年任韩国总统,因军事政变被推翻。

朴正熙,1963年至1979年任韩国总统,因故被下属杀害。

崔圭夏,1979年至1980年任韩国总统,因军事政变被推翻。

全斗焕,1980年至1988年任韩国总统,1995年因贪腐被捕,后被判刑。

卢泰愚,1988年至1993年任韩国总统,1997年因政治献金问题被判刑。

卢武铉,2003年至2008年任韩国总统,因故跳崖自杀。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确实,从历史上来看,与三星作对的韩国总统往往下场堪忧。2007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准备打击大财阀,以削弱它们对韩国政治的影响力,首先就拿三星开刀。2007年12月,卢武铉批准国会提出的议案,由一名独立调查人调查三星集团的腐败案,试图查清三星多年通过政治献金等行贿手段对韩国政治施加影响的情况。


三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通过媒体为自己喊冤。在卢武铉批准调查三星腐败案之后的一年,卢的妻子收受100万美元来历不明资金的事件被媒体曝光。一心想要与三星决一雌雄的卢武铉,在三星腐败案还没查清楚之前的2009年跳崖自尽,相关调查也随之不了了之。


现在,韩国完全没有白手起家的富人,76%的资产,来自于继承。这个社会是完全、彻底固化的,铁板一块,没有人可以翻身......娱乐圈里的人,在资本财阀面前,连人都算不上,所以什么凌辱、性侵、玩弄、压榨、迫害,都算不得什么了。韩国明星自杀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过去的9年,有超过12位韩国明星自杀:


2005年,演员李恩珠自杀。

2007年,U-Nee自杀。

2008年,演员金智厚自杀。

2008年,演员崔真实自杀。

2009年,演员张紫妍自杀。

2010年,演员金成民自杀。

2010年,歌手崔真英自杀。

2011年,韩彩元自杀。

2011年, SG Wannabe成员蔡东河自杀。

2017年, Shinee成员金钟铉自杀。

2018年,100%成员徐旻佑疑似自杀。

………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崔雪莉笑中含泪求救)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张紫妍的遗书)


一人自杀还可以解释为偶然,可是当自杀接二连三呢?大家的猜测是,在世界将他们逼到退无可退,是韩国娱乐圈无法想象的黑暗。特别是张紫妍事件,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是最终查来查去不了了之。因为查到了大财阀身上,感兴趣的这一点可以自行去百度。不过就算财阀当上了真正的“金主”,那他们真的能操纵政府吗?要回到这个问题,要先看看财阀是怎么诞生的。

02

财阀的诞生:政府的有意扶持


从历史上看,财阀的发达是韩国政府有意栽培的畸形产物。在日占时期,日本在朝鲜半岛实行的“北工业南农业”的布局,北边搞工业当时显然是为了和在中国占领的东北三省形成联动,进而为侵略中国做工业储备。二战后,朝鲜半岛分裂成两个国家,在南边的韩国,一开始经济其实很差。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从战后53年到60年代中期10年左右的时间),朝鲜的日子是比韩国好过的。特别不幸的事,当时韩国人民还遇上李承晚这个大独裁者,李承晚是怎么搞经济的呢?以前遗留下来的一些工业资产他都卖给了一些和他或者和政府亲近的人士,就比如说三星创始人李秉哲便是其好友之子,而李承晚之所以扶植这些商人,正是想靠着他们获利,所以这时的韩国财阀们充其量只能算是李承晚的“白手套”。


在这种情况向,一旦他亲近的这些人能生产出产品,就禁止该类型产品的进口,老百姓能买什么,什么价格买基本上都是本国官商说了算,李承晚这样搞了10年,到了1960年代初韩国人均GDP不到100美元,是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国家之一。当时甚至出现了逃离到朝鲜的现象,这就是历史上的“脱南者”。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在这种背景下,1961年,军官朴正熙政变,他建立军政府,自任总统。等当总统以后,朴正熙担心再次出现军事政变,其发展思路是搞经济:因为发展经济,人民生活好了自然就支持他了。所以尽管朴正熙也是一个独裁者,但是一个有能力的独裁者。这个独裁者是心系国家,他上台后立刻选定了一批韩国资本家,给他们开了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要么接受国家的扶植按照朴正熙的想法去搞企业,要么进监狱。


朴正熙通过银行将大量从美国和日本获取的资金借给这些企业,让这些企业必须大力发展出口,去抢占国际市场,同时他也适当放宽了进口,让一定比例的外国商品进入国内。朴正熙时代的经济理论突出特点有点像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指导+商社执行):即在小市场中,为防止竞争的浪费,同行业的企业不易超过3家,使集中化更加明显,这也给政府以选择栽培的权力(现代集团曾经被政府干预失去了获得LNG船技术的机会)。然后在出口上也进行出口许可证,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进行外贸进出口,这是财阀发展的黄金期。


另外,朴正熙又大肆鼓吹民族主义,通过天天给老百姓洗脑,你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为民族复兴拼搏,于是只依靠微薄的工资就让懒散的韩国人就变成了工作狂人。这为韩国财阀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韩国形成了三星、现代、LG这些财阀企业。这些财阀实力雄厚,和政府关系也十分亲密,慢慢的他们又把自己手伸到了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而在某个领域只要有财阀进入,一般的企业根本没法和财阀竞争。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朴正熙的方式很见效。到了六十年代末,韩国开始经济腾飞,而朝鲜仍然停滞。1961年朴正熙上台的时候,韩国GDP只有25亿美元,从韩国的GDP发展曲线来看,1971年是其和朝鲜拉开差距,同时进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一年。而到1979年他被刺杀时候,韩国GDP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当时大搞经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冷战对立氛围下,韩国立志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在东亚地区的桥头堡,韩国经济好就可以体现体制的优越性。

03

财阀模式的对立两面


对于当时的军政府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它很好的满足了政府对控制一切的权力欲望,这个逻辑是很简单的——只要掌控几个大寡头就可以调控好经济,省时省力。另外,国家可以将资源集中发展政府看好的产业。到1979年,外国投资和韩国本地的积累已经足以支持韩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在韩国经济发展中,“汉江奇迹”可以说是其发展特点的高度概括。即便是欧洲老牌列强,同样的5000万人诞生的大企业也很难达到韩国水平。比如从世界五百强来看,西班牙9家,韩国16家,而两国人口基本相当,体量同一等级。更何况目前真正诞生了世界级大企业的国家又有多少?并不超过二十个。

不过,这样的经济体制造也造成了韩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不足,起码和欧美这些国家比起来是严重缺乏创造力的,这也是为什么韩国可以出现三星、现代这样的牛逼企业,但是却也只有这些牛逼企业,而无法形成更多牛逼企业的原因。在韩国要创业就只能拼命去找财阀没有进入的领域或者只做海外市场。这其实和国内的互联网很像,一些大平台巨头几乎是无孔不入,你必须选择被投资、收购或者战队,否则就极难生存。


1979年10月朴正熙被刺杀,随后朴正熙的贴身保镖全斗焕兵变上位,全斗焕政府完全继承了军政府的独裁体制延续朴正熙的经济政策,此时的财阀仍然受到政府控制。即便是在军政府结束之后,新成立的民主政府虽然有放开这些政策,但小企业始终无法有更大的发展。而后,基本上是财阀与政府“相爱相杀”的时候。


简单来说,财阀离不开政府的借款与支持,政府希望财阀给政府提供更多资金与经济发展。民主化后,政府对付财阀的手段也被限制,但这仅仅意味着政府只能用更加文明的手段进行控制,比如国民年金会作为最大股东,税务融资审查,查腐败问题等“合法手段”。当然,财阀可以搞政治献金和媒体,培养其喜欢的政治任务或者给舆论造势等等(这也是在解除媒体管制后)。


但总体上,财阀是政府在经济权力上的打手。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说财阀捆绑了政府,财阀们手眼通天也不假,但他们胡作非为顶多是玩点女明星,在国家机器面这帮人也试图有过越过红线。

04

大财阀不断要挟国家


当年朴正熙上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软禁了李承晚的好朋友,也就是三星的会长李秉哲,说他不法敛财,李秉哲上交了三家银行做保证金,这才重获自由。此后,三星的第二代会长,也就是刚死的李健熙,还有副会长李在镕,都因为政治问题进过局子,所以现在三星基本上一门心思搞商业,绝对不敢过问政治。但从历史上来看,与三星作对的韩国总统往往下场堪忧。


2007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准备打击大财阀,以削弱它们对韩国政治的影响力,首先就拿三星开刀。2007年12月,卢武铉批准国会提出的议案,由一名独立调查人调查三星集团的腐败案,试图查清三星多年通过政治献金等行贿手段对韩国政治施加影响的情况。三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通过媒体为自己喊冤。在卢武铉批准调查三星腐败案之后的一年,卢的妻子收受100万美元来历不明资金的事件被媒体曝光。一心想要与三星决一雌雄的卢武铉,在三星腐败案还没查清楚之前的2009年跳崖自尽,相关调查也随之不了了之。


人民日报点评阿里性侵事件:一鲸落万物生,别妄想学韩国控制一切

(三星太子李在镕因朴槿惠献金门被抓)


今年6月2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总统府请韩国4大财阀吃饭。来吃饭的有SK集团会长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LG集团会长具光谟、三星电子副会长金奇南。不过,这饭说起来是文在寅请的,但文在寅却吃得很憋屈。4大财阀吃饭目的就一个:逼迫文在寅,立即释放正关在监狱里的三星老板李在镕。这更像是一场对决:一方是原本有意打击财阀的文在寅,对手则是韩国大财阀。与卢武铉一样,出身草根的文在寅也志在打击财阀。但从现在来看,进展艰难。


在韩国历史上,要提一下日海集团的全会长,在朴正熙死后,迅速扶持了他在青瓦台的势力,使得总统乃至青瓦台成了日海集团的傀儡。连当时的驻韩美军司令都感叹道:他表现的好像他才是这个国家的总统。甚至连韩军内部,特种部队空输旅团都成了这位大财阀的“私人军队”,证人表示,日海集团把红包发到了空输部队每一个二等兵手上,可谓无孔不入。


大企业主阶级对韩国影响在涉及政府的经济决策时尤为明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94年韩国政府做出了由鲜京集团主营新兴的第二代移动通讯产业的决定,但是由大企业组成的民间商会组织———“韩国工业联合会”讨论后,推翻了政府的决定,另行向政府“推荐”参与第二代移动通讯产业的企业。数日后,时任总统金泳三就面临了“韩国重大产业政策是由政府说了算,还是由财阀说了算”的诘问。


另外,韩国腐败的结构性特点是政、军、经、言的跨界勾结。其中,《文化日报》由现代集团控制,《京乡新闻》由韩华集团控制,《国际新闻》由乐天集团控制,《中央日报》由三星集团控制。在国际社会,财阀控股报业媒体并非没有事例,但像韩国这样财阀广泛地控制媒介经营则非常少见。而财阀经营媒体的目的在于以舆论影响政治。

05

40年打击财阀的斗争


不过,财阀也并不都是会赢。从全斗焕执政时期,韩国第6大企业集团韩国国际商事集团于1985年宣布破产。他们怎么走到这一步?原因,很简单不支持总统。1983年,全斗焕总统建立了一个名为ILHAE的基金,当包括现代集团在内的主要的大企业集团各自捐献了1500万美元之后,ILHAE基金继续向他们索要捐款。而拒绝捐献的公司很快遭到了政府的报复,韩国第七大财阀企业———国际商事集团在拒绝捐献后的几个星期内倒闭。最终超过9000万美元的捐献被交给了ILHAE基金。


这样的案例也不少,以下我们整理了一些公开的资料,主要都来自各个网络渠道。在金泳三刚刚赢得选举后不久,专门针对现代集团的税务审计就开始进行,以此作为郑周永在竞选期间对其批评的报复。不久金泳三政府就指控郑周永动用现代重工业公司的资金用于竞选活动的行为触犯了法律。郑周永所能做的是承认违反了有关竞选融资的法律,之后辞去统一国民党内的领导职务,继任的现代集团董事长郑世永在其后发表了一份声明:“我们再也不会卷入政治风暴……(我们)将支持我们国家加入先进国家的行列。”


1990年卢泰愚总统威胁要将财阀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此迫使前50位的财阀企业共出让了3070万坪土地。当财阀们对政府的强硬政策有所抱怨时,卢泰愚总统马上“拂袖而去”,这使得韩进集团赵忠勋会长正式向总统道歉后住进了汉城大医院,并在此后一切公开活动中不再露面。乐喜集团的具滋景会长从此不再公开谈及政治话题。


1995年鲜京集团社长崔钟贤在连任韩国工业联合会会长的仪式上,批评政府基于经济过热而采取的稳定经济的举措,反对政府实行的高利率政策和通过贸易公平法对财阀章鱼式扩张的限制。但是鲜京集团马上收到了政府的税务调查通知,当专门针对鲜京集团的税务调查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崔钟贤不得不公开声明取消自己在韩国工业联合会上的发言,并在以后的场合对政府经济政策“缄口不语,噤若寒蝉”。


尤为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一些大互联网企业也出现了财阀的势头,其一方面试图掌控舆论,购买大量的媒体。另一方面,垄断平台和经济,扼制了创新。第三,在某些方面试图挑战国家,约过红线。最后要说的是,韩国政府实际上在1970年代有也认识到财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进行整治。这一直过程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木已成舟,要改变这种情况实在是太难了。


申明:本文内容来自公开资料整理,材料分别来自知乎、腾讯、搜狐等网站,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三星   韩国   军政府   财阀   目的   人民日报   朝鲜   阿里   妄想   万物   会长   总统   点评   政治   事件   媒体   政府   集团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