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无良同行恶意攻击的上策和下策

一转眼的功夫,俺弟(Andy Jassy)就任亚马逊CEO快一个月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俺弟这几把火烧得卖家们是惶惶不安,一大堆知名品牌被封杀,卖家们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而据外媒消息,俺弟早在正式上位前的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和姐夫交接相关事宜了。细想下来,从四月底掀起的封号潮,到关联风波,再到上周的黄色警告风暴,这背后估计都是俺弟的“杰作”。


在持续不断地严打之下,以前习惯玩灰帽、黑帽手法的卖家不得不收敛“锋芒”。不过,别以为他们就此都会安分守己,老老实实运营产品了,一些居心叵测的无良同行又打起了竞争对手的歪主意。因此,在新时期下,亚马逊卖家的防身技能也需要迭代升级了。


01

恶性竞争升级

受害卖家欲鱼死网破


近日,一位家纺类目的亚马逊卖家在论坛上发帖怒斥竞争对手:最近上新了一款家纺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高30%。新品推广很顺利,第三天关键词就上首页了。原本我们很开心,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手的一连串恶意攻击,手段恶劣,令人怒不可遏。


破解无良同行恶意攻击的上策和下策

来源知无不言


据这位卖家透露,自己走的是设计款,绝大部分(同行)做的是基础款。产品用的面料也比市面上绝大部分对手要好,因此价格比基础款高一倍。自己凭本事吃饭,也没打价格战,市面上主攻设计款的就那几个卖家,就这么往死里搞,真的至于么?现在真的有鱼死网破的冲动!


最后,这位爆料卖家还列举了对手恶意攻击的三大“铁证”:


1.同一款式,所有尺寸在短短几天内,集中被上了差评


2.留差评的买家账号不正常,全是一星的或者从来没有留评过


3.出现很多退款不退货


相信看到这里,一些老运营基本能判断出,这是无良同行打压竞争对手的惯用伎俩,要么花钱找服务商,要么自己配有黑科技。在俺弟的高压政策下,黑帽在亚马逊上没了用武之地,这些无良同行就转向攻击竞争对手了。这也侧面说明内卷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前是靠黑科技弯道超车,超过竞争对手,现在的卷法换了,改成自己靠比黑科技速度缓慢的螺旋和广告这种白帽手段运营,然后再借用黑科技解决对手来上位!


02

应对恶意攻击的上策和下策


那么,对大多数卖家来说,如果遭遇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该如何应对呢?一位同是家纺类目的卖家给受害者支起了招:


就我的经验来看,家纺类目下一般毛巾、件套、沙发垫受到的攻击会比较多。你做设计款的,也就那几家竞争对手,用软件观察他们链接的变动,好好查一下,找出真凶不难。确定是谁在恶搞后,接下来你有两种选择:


下面,侃哥就结合上述卖家的建议,再综合了一些资深卖家的观点,将应对竞争对手恶意攻击的策略分为上策和下策。


上策:以暴制暴

确定攻击对象后,直接找服务商攻击他的链接,然后再写警告信,表明你逮到他了并且有方法还击他,这样对方才会停止。如果你担心找服务商有后遗症,会存在各种各样未预知的风险,那就自己用一批买家帐号,以牙还牙,差评、退货,各种警告轮流上!只有通过这种还击,才能够逼着他主动找你,然后大家和解,类目恢复和平。不然他不知道痛,是不会停止攻击的。所以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卖家,手里面有几百个买家账号傍身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很容易成本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对了,这里也教大家一个方法如何确定攻击对象,如果遭遇到大量的差评攻击的话,可以去挨个查看留差评的买家账号,应该能找到这些买家号留过的好评,然后根据好评查出前台店铺,根据这些店铺找到注册公司的名字和地址。这些人要么是黑你的竞争对手,要么就是和黑你的服务商合作过的客户,找到他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背后黑手。


下策:向亚马逊投诉

为什么说向亚马逊投诉是下策呢,因为亚马逊保护卖家的概率太低了。投诉起来时效很长,而且容易很久得不到回复,即使得到回复也不一定能够解决。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也没有绝对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些差评就是竞争对手陷害的,没有实锤亚马逊一般不会受理,而且就算有实锤,你其实也很难解释的清楚。


虽然找亚马逊投诉是下策,但是侃哥还是罗列了一些可以针对性做差评投诉的邮箱和渠道,各位饱受差评之苦的老铁可以仔细看看:


Seller-performance@amazon.com

jeff@amazon.com

investigate@amazon.com


后台找到对应项开Case,尽量多渠道

邮件主题: Fraudulent Activity Report


seller support的电话号码:无主动模式,可以尝试transfer,北京时间的凌晨1点到6点



如果换做是你,会选择上面哪种对策呢?据侃哥观察,绝大部分卖家更倾向于第一种:上策--以暴制暴。

卖家A:他干你,你就干他,很简单的道理。我才被上了两条差评,几天时间就二十多个赞到首页了,原来一百多个评论只有几个差评,发站内信还继续在点,我就动他链接了。


卖家B:冲太快容易被当成钉子,会被锤是必然的,除了鱼死网破也没什么好的反制手段。


坦白讲,行业里倡导良性竞争,喊了好多年了,但为什么还是于事无补呢?症结还是在于亚马逊。众所周知,亚马逊对于一些非常规行为,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导致被有些心怀不轨的人有机可乘。


有卖家直言:如果知道是哪个人来恶搞你,建议及时反击处理,想在如今的亚马逊上做个安稳生意,是非常难的


所以说,虽然以暴制暴并不好,也不是侃哥推荐的做法,但是事实证明,只有以牙还牙,逼幕后黑手出来和解,才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03

多品牌多账号与对方周旋!


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除了上面两种方法以外,也有卖家总结出第三种,那就是多账号多品牌和对手周旋,耗死对方

“你搞我一个,我再来两个链接;你搞我两个我再来五个链接,绝对不会报复你威胁你,我们就赚自己的干净钱。这些竞争对手也没有那么顽强,当他发现花钱花精力却搞不死你,他会有很大的挫败感,也会放弃对你的打击,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简单总结一下,多品牌多账号去做同一款产品,虽然前期准备账号和品牌耗费时间和金钱,但是好处还是挺多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可以抵御无良同行的攻击以外,还有以下三点好处:


好处一:可以规避亚马逊封杀品牌的风险,如今在封品牌愈发严厉的当下,最安全的模式还是一个品牌,一个账号,一个listing,多账号和多品牌一定是大势所趋。



好处二: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抵挡住那些无良竞争对手的攻击,你总不能把我那么多链接全打一遍吧,何况你也不知道哪些是我的。而且我这边直接靠后的几个了链接可以玩个半价螺旋,靠前的撑一下利润,陪你把价格战打到底,一下子就能把新进入者挤出去了,这种以后慢慢到就能够形成品类护城河。


好处三:此外这种模式还有利于起量,这么多条链接加一起的销量也不亚于一个大的精品爆款了,在量大的基础上有利于拿到更低的成本价格,以及和供应链形成深度合作,这样一来品类护城河也就会更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下策   上策   亚马逊   恶意   同行   鱼死网破   绝大部分   服务商   账号   买家   好处   对手   模式   链接   品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