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猪肉价格会“起飞”吗?

美国猪肉价格会“起飞”吗?

1

美国人也要因为疫情担心猪肉供应了?

据美国媒体4月12日报道,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在南达科他州的猪肉加工厂至少有640名工人确诊新冠肺炎,该工厂的确诊病例占到南达科他州的44%。

受此影响,这家工厂被无限期关闭。

Smithfield Food的CEO表示,工厂关闭会对美国的猪肉供应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影响零售店的肉类供应,一方面农民无法按原计划向加工厂供应牲畜。

这座工厂是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工厂之一,占美国猪肉产量的4%至5%。

根据日常数据,Smithfield Food每年养猪约1500万头,有超过550个美国家庭农场主为该工厂供应牲畜;公司的大型屠宰场每天宰杀生猪近8万头,一年屠宰生猪2700万头;工厂每周向市场供应近1.3亿份肉食产品。

美国猪肉价格会“起飞”吗?

4月20日,位于明尼苏达州的JBS S.A猪肉加工厂也因出现疫情而宣布关停,这家工厂日均宰杀加工2万头生猪。

此外,美国养猪户的日子也不好过。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因为工厂停工、餐馆停业,猪肉卖不出去,生猪供应已经超过了需求,导致养殖户越养越赔钱,一些养殖户已打算将猪安乐死以减少损失。据美国国家猪肉生产商协会估计,现在每头上市的生猪会给养猪户带来约37美元的损失。

而美国的猪肉大约有70%是在餐饮服务中消费的。

据悉,在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后,很多餐厅关闭,在家吃饭的比例上升,许多原先专供餐馆和其他食品服务行业使用的肉制品流向了普通消费市场,以满足家庭客户需求。美国肉类协会(NAMI)发言人说:“我们不得不调整供应链,(让肉制品)从食品服务转向零售。”

猪肉在美国没有像在中国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猪肉是相对难以处理的食材,但猪排、培根、火腿这些猪肉工业制品却深受欢迎。

猪肉加工厂的停工引发了美国消费者对于猪肉供应的担心。

NAMI表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NAMI的副总裁向美国《新闻周刊》表示:“美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肉类储备,是肉制品出口国。美国的肉根本吃不完。”

美国农业部也站出来表态称,尽管肺炎疫情影响了生产,但是全美没有出现粮食短缺的状况,粮食储备一直充足。

不过市场价格还是受到了波动,上周美国猪肉批发价环比大涨15%,创两年多最大单周涨幅,至每磅60.13美分。

如今,一些暂时停产减产的猪肉加工厂正在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协调复工时间表。在艾奥瓦、南达科他、堪萨斯等地,州政府均决定优先维持供应链,尽快恢复肉制品加工厂生产。

根据NAMI官方的说法,因为疫情导致他们难以预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生产,即便如此,“我们认为(美国肉制品生产)体系有足够的灵活性。作为消费者,你的选择可能会减少,但你肯定能够购买到肉类。”

从长远看,只要疫情能够恢复,美国的猪肉价格会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2

美国的猪肉产量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国。但从各个层面看,美国可能是比中国更适合养猪的国家。

美国市场上主要生猪品种是:长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和皮特兰,这些都属于经过多次基因改良后的精选品种。通常情况下,培育出一只携带优良基因的种猪需要花费5年的时间,成本在30万美元左右。

从母猪生产效率指标来看,美国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28到30头商品猪。作为比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在采访中曾透露,中国一头母猪平均每年只能提供15到16头商品猪。

美国猪肉价格会“起飞”吗?

而在养殖环节上,美国生猪养殖成本饲料约占60%,人工约占20%。

美国现有养猪场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和大湖区附近,这些地区生产了美国70%以上的玉米。玉米等主要养猪饲料在产地价格相对更便宜。毕竟同样的玉米进口到中国,成本是成倍地增长。

我国的饲料转化率在3以上的位置,即要用3斤饲料才能转化成1斤猪肉,而美国约为2.5斤左右的水平;我国的生猪出栏单体重量大概110公斤左右,而美国大概能达到125公斤左右的水平。

由此可见,美国在生产效率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虽然美国单一的人力成本比较高,但美国养猪企业以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为主,养猪可以靠机器维护。

Smithfield Food拥有从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公司年销售额120亿美元,凭借全美的58100名员工就能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

此外,养猪业常常被猪周期问题所困扰。

所谓猪周期指的是猪肉价格变化怪圈——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导致肉价下跌;养殖者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去年非洲猪瘟导致的国内肉价大涨,也跟这一现象紧密相关。

美国的巨型规模化养殖,虽然不见得可以打破“猪周期”的魔咒,但对于抵御风险而言是有好处的。

猪价进入下行周期时,这些公司能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继续扩大规模。数据显示,美国猪周期大约5年,中国约3年。

当然,美国的养殖业也存在“黑科技”,可以合法运用一些被国内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例如,一种名为雷托巴胺(Ractopamine)的瘦肉精,在美国就是合法的饲料添加剂。

美国猪肉价格会“起飞”吗?

3

值得一提的是,Smithfield Food已于2013年被万洲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旗下工厂除了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还大批量向中国等市场出口猪肉。

总部位于香港的万洲国际是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跨国公司,它在国内以双汇品牌而知名。

据万洲国际2019年财报,肉制品和生鲜猪肉为其主要盈利来源。在肉制品中,美国地区的贡献更是位居第一,实现收入78.14亿美元,占比63.37%。

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在今年3月份的线下活动中表示,公司屠宰产能坚持全国布局的策略,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区域基本可以做到朝发夕至。“预计2020年中美猪价价差较大,我们会考虑扩大美国猪肉的进口。”

过去一年,非洲猪瘟疫情造成国内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加上中美就农产品进口达成贸易协定,美国猪肉出口至中国量同比大增123%,进口猪肉关税将从72%降至37%。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猪肉95.1万吨,增加1.7倍。其中自美国进口猪肉16.8万吨,增加6.4倍,价值30.4亿元,增长16倍。

由此,美国部分猪肉工厂停工给国内猪肉进口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4月21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采访中表示:“二季度猪肉供需还面临着生产基数低、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回升等三重因素叠加的压力,可能是这一轮猪周期最为困难的时期。”

从整体看,新冠疫情对猪肉价格涨跌影响不是特别大,只是延缓了全国猪肉价格回落的步伐。

同时,疫情也让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一些调整,以猪肉为主的红肉需求整体平稳,方便面和冷冻食品的销量大幅度增加,肉制品的加工制造业迎来了明显机遇。

经历非洲猪瘟重创的生猪养殖正在逐步恢复,今年一季度生猪生产恢复持续向好,新生仔猪增幅7.3%;生猪的存栏环比增长了36%。

据监测,4月份第3周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2.96元,比2月份第3周的高点下降了近7元,猪肉市场价格连续8周回落。

杨振海介绍,“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但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农村部力争在年底前完成让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任务。

此外,中国猪肉产业更需要修炼内功,通过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完善养殖到销售的市场信息建设,实现产业升级,破解“猪周期”困局。

美国的猪肉价格不会飞,期待中国的猪肉价格有朝一日也不再“坐过山车”。


作者/伊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美国   猪肉   猪瘟   价格   非洲   肉制品   生猪   母猪   疫情   肉类   中国   周期   加工厂   工厂   国内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