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城市攻坚,林彪总结“四组一队”战术,功效:一加一大于二

二战期间,德军的机械化兵团在野战之中几乎所向无敌,却折戟于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城下;苏军在攻克柏林时占据了兵力、火力的绝对优势,却也付出了伤亡30万人的惊人代价。据统计,二战以来城市攻坚战伤亡率最高达到60%,这在其他类型的战斗中是少见的。

四野城市攻坚,林彪总结“四组一队”战术,功效:一加一大于二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苏军士兵

无论古今中外,在所有的战争模式中,城市攻坚战是难度最高、伤亡最惨的一种,攻城一方如果没有血流漂橹的心理承受力,断然不敢贸然攻城。因此,《孙子兵法》中早就留下了“上兵伐谋,其下攻城”的千古名言。

在解放战争期间,随着人民军队的不断壮大,战争模式也逐步从游击战、运动战向阵地战转变。面对敌军重兵防守的大据点,重武器数量不足的我军如何才能完成摧城拔寨的艰巨任务呢?

众所周知,东北野战军的正规化建设是走在全军前列的,他们最早开始探索城市攻坚战作战规律,并发明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四组一队”战术。

所谓“四组一队”,就是以一个连为基本战斗单位,按照作战职责分成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四个组,共同组成一个突击队。各小组之间通过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作战系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效。

“四组一队”战术是最早由东北野战军6纵17师在四平攻坚战中首先创造的,并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参谋长刘亚楼予以总结、推广并使之上升到军事理论高度,是我军战术思想的精华部分。

6纵17师的前身是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支队,其成员主要来自淄博煤矿的工人。进入东北后,他们将善于挖掘、精通炸药等特点带入部队,在攻坚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7年夏天,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攻势中取得丰硕战果,南满与北满已基本打通,战场空间大大拓展。大好形势下,林彪决心发起四平战役,攻下四平,切断中长铁路,割裂蒋军在东北的防御体系。

四野城市攻坚,林彪总结“四组一队”战术,功效:一加一大于二

表现四平攻坚战的油画

攻打四平的部队主要是1纵1、2、3师以及辽吉纵队1、2、3师。鉴于6纵17师在围攻德惠的战斗中表现不俗,林彪部分采纳了邓华增兵的建议,特意把17师单独调来,担任四平攻坚战的总预备队。

在这次空前残酷的大血战中,1纵和辽吉纵队都因伤亡重大而不得不退出战斗,只有17师较好地完成了东总交代的任务,两天内受到三次来电嘉奖。

四平战役尽管我军失利,但17师却一战成名,林彪在嘉勉电中称:“17师在四平战斗中,英勇顽强,打出了威风,恰似是一只攻坚老虎。”

在不久之后召开的东野师以上干部会议上,17师师长龙书金详细汇报了四平攻坚战取得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小组分队爆破战术被林彪总结成“四组一队”,并下令在东北全军推广。

四野城市攻坚,林彪总结“四组一队”战术,功效:一加一大于二

龙书金少将

“四组一队”战术最大的价值在于“以我为主”,其生命力正在于不断地通过爆破实现攻击前进。在四平战役中,6纵17师并不是沿着道路攻击前进,而是主动选择任何一个最有利于出击的地点,从建筑物内以连续爆破的方式逐一炸穿墙壁,任意穿行于建筑物内部,主动选择任何一条最有利于歼灭敌人的进攻路线并达成战术企图。

很明显,这一战术置守方的苦心孤诣于无用之地,根本避开了守方的火力网点、陷阱、破坏与障碍物。穿行于建筑物内部的攻方,反而可以得到建筑物的有效掩蔽与保护,使守方打无可打,防不胜防,从而化城市地形的不利特点为有利特点,牢牢掌握住城市攻坚战的主动权,真正达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最高战术境界。

龙书金晚年曾回忆说,这支部队几乎人人都会用炸药包,甚至连炊事员、卫生员都是爆破能手。在17师,最得心应手的武器就是炸药包,能让任何坚固工事化为齑粉,其作用简直比美式榴弹炮还要大。

17师因为“身怀绝技”而成为林彪发动攻坚战的终极杀手锏,当年在四野部队中就流传着“林总三调17师”的传说,即一打四平,二打锦州,三打天津。

在辽沈战役中,17师奉命暂离6纵,南下参加锦州攻坚战。林彪亲自给龙书金交待任务:“这次单独调你们来,就是要你们搞掉范汉杰的指挥所和第6兵团指挥机关。”

总攻发起后,17师施展拿手的穿墙破壁爆破法,大胆插入纵深,朝着敌军指挥中枢一路炸过去,对打乱敌军指挥系统起到了重大作用,大大加快了胜利的进程。

四野城市攻坚,林彪总结“四组一队”战术,功效:一加一大于二

林彪(中)罗荣桓(右)刘亚楼(左)在锦州战役前线指挥作战

在平津战役中,东野总部再次单调43军128师(原17师),担任攻打天津的战役总预备队,从城西主攻方向加入纵深战斗。128师以伤亡仅54人的微小代价歼敌8441人,创造了城市攻坚战歼敌多、伤亡小的奇迹。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这样评价17师:“该部队历史不算很老,战斗作风顽强,进步快,善于夜战及村落战斗,战士很勇猛,长于使用爆破,攻坚力最顽强,1947年夏季攻势四平攻坚战斗中,参加主攻,纵深战斗十三昼夜,在战术上颇有成果,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攻坚力最顽强之部队,为头等主力师。”

打仗不是逞匹夫之勇,打仗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除了英勇顽强这一基本要求外,还要有过硬的战术素养,摸得清战争的内在规律。林彪的部队之所以战斗力高人一等,就在于其战术素养出类拔萃。

“四组一队”是发生于70多年前的作战编制创新,但已被历史证明有很大的先进性。当代各发达国家陆军,也都在进行作战单元小型化的探索。如取消师、团建制只留旅、营建制。

城市攻坚战的伤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正在于进攻战术思路受缚于城市的地形特点。在西方国家的军队中,这一困境并没有因为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而改变。俄军在车臣格罗兹尼的战斗以及美军在索马里摩加迪沙的战斗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城市作战,两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面对一群亡命徒时伤亡率居然高达60%,其作战效率远不及当年手中只有炸药包的我军。

四野城市攻坚,林彪总结“四组一队”战术,功效:一加一大于二

俄罗斯军队在格罗兹尼一筹莫展

所以说,决定战争胜败的根本要素是人而不是武器,这的确是一条万古不灭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解放战争   斯大林   战术   守方   锦州   炸药包   野战军   城市   攻坚战   作战   我军   伤亡   战役   顽强   功效   部队   四野   科技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