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0日的新年献词中向世界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渡江作战作为战略进军的首要任务。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的硝烟尚未散去,渡江战役邓总前委书记已将目光投向华东战场,开始了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3月31日,邓总前委书记依据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民党的部署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特点,亲自起草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全线渡江作战。

1949年4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为争取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定,人民解放军数度推迟渡江时间。

考虑到5月以后的江水会不断扩大,会给渡江带来极大困难,而百万大军已经饮马江边,若过久推迟,粮草消耗巨大,我军将会陷入被动。邓总前委书记最后建议先打过江,以争取和平接收。他根据侦察到的敌情、水情,以及谈判期限和气候条件,预先考虑到了国民党达成和平的希望不大,于4月17日提出了20日夜全线渡江作战的计划,强调,“有把握胜利完成”。

4月18日,中央军委复电表示:“完全同意总前委的整个部署”,并指出:“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二野、三野全军将士在总前委及二野三野两前委领导下,同心同德,完成渡江南进的伟大任务。”

果然,正如邓总前委书记所料,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于是,他为总前委起草电报,下达了渡江作战命令,“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绝唱终于奏响了,这其中表现得最为抢眼的是第27军。

第27军是这一支英雄部队,它的身躯上流敞着山东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血液,传承着抗战初期天福山起义的火种,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它是胶东地区闻名遐迩的“老八路”,而随着著名将领许世友、聂凤智等人的加入,这支部队敢打敢战,很快就成为了主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莱芜、孟良崮、胶东保卫战、张(店)周(村)、吕(乐)潍(县)、兖州等战役处处闪现它的身影。济南一战更是奠定了它在华东野战军中的头等主力地位,同时也让它在接下来的大决战中大放光彩。“济南第一团”,是中央军委在解放战争中授予我军的绝无仅有的“第一”的称号。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各野战军按番号顺序排列》的命令,原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27军,原九纵司令员聂凤智任军长。

聂凤智是我军有名的悍将,其左眼眉心有一颗痣,人称“黑虎将军”。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聂凤智打仗有三个特点:一、重视侦察;二、出击速度奇快,讲究速战速决;三、善于出奇兵,不仅在战法上、突破口等方面常常出敌不意,在作战时间上也善于出奇兵。

根据渡江战役的兵力部署,27军属渡江战役三大集团之中集团,在安徽境内荻港至鲁港一线之长江以北实施渡江准备。这一地正属于我军的重点突破地段,不仅要突破敌人江防,而且要快速插入敌人纵深,切断敌人退路,在预定的地点与我东集团部队汇合,封闭敌军,歼灭敌军。27军承担了突破江防,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的尖刀任务。

早在1949年3月1日,聂凤智便率军部前指抵无为县江边一带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战前侦察,开展了渡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江宽水深,自古被称为天堑。而国民党军又在长江南岸部署了115个师,加上海,空军的军舰和飞机,总兵力高达70万余人,江防设施完备、严密。我军既无飞机,又无舰艇,仅有极少的小帆船作涉渡工具,要突破敌江防,难度可想而知。

27军的很多战士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到江边后,当即展开以渡江登陆作战为重点的战术技术训练,包括航渡组织、登陆突破、步炮协同以及划船、游泳、救护、水上射击等战术动作。

3月的江北,冷雨绵绵,寒风彻骨,战士们硬是咬着牙齿、只穿一条短裤跳进冰冷的水中学习游泳、踩水、水上射击等动作。

聂凤智还亲自走访无为、临江、无南三县征集船只。

当时大部分船只都被国民党带到江南去了,带不走的也全炸毁。

最先征集到船只的是79师235团3连。

235团3连是“济南第一团”中的“平度城第一连”、“潍县战斗模范连”,连长王凤奎(“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副指导员宋孔广。

王、宋两人深入民间查访,终于挖掘到一个被国民党军队打断一条腿的“船老大”,在这位“船老大”的带领下,3连很快就征集到151只渔船、选调水手2467名。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宋孔广回忆,4月20日,国共和平谈判破裂,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签发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天晚上19点多,他和战友们、船工集结在无为县长江北岸一线,用粗糙的黑泥碗喝了“齐心酒”。

行动开展前,上面又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毛主席、朱总司令今晚不睡觉,等着听渡江胜利的消息!

回忆到了这个,现在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宋孔广的脸上泛出了红光,仿佛又回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他说:“大家的情绪更加高亢了,都憋足了一股劲。”

按照聂军长下达的作战计划,20时30分发起冲击,彼时不能传达命令、不能吹号、不能用信号,后面的船要跟着前面的船往前冲。

20时,全连的船都上了江面,在距离渡江点上游150米处一字排开。宋孔广与渡江突击队的另外12名战士就坐在排首个冲击位置的排头船上。

20时15分,235团团长王景昆命令各部再检查一下登船情况,传令“调好船头,听令开船。”

3连连长跟着命令通信员将“调好船头,听令开船”传达到各班、排。

通信员情绪振奋,传达到排里就省了“听令”两个字。

2排长林显信得令后更是简单明了,一声:“开船!”

好几条船当即如离弦之箭,直射江南。

宋孔广所在的排头船被冲了出去,船上的船工也就奋力划起桨来。

宋孔广说:“船冲出去一百米后,我就听到岸上的营长董万华喊:回来、回来。听到喊声,我一看情况不对,但退回去已不可能。我对战士们说,咱们死也要死到南岸上去,同志们冲啊!”

大家的劲头都很足,船速飞快,船队很快驶离江岸100多米远。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团长王景昆急得不得了,立即报告师里,师长萧镜海当机立断,命令235、237团立即渡江。

这样,一场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渡江战役就在神使鬼差之中提前了十五分钟拉开了战幕。 27军各部突击队陆续起渡,我渡江中集团4个军:21、24、25、27军同时展开。

国民党守军觉察后,疯狂地用轻、重机关枪射击。

宋孔广说,他与战友们一边用脸盆、铁锹划水加快船速,一边躲避子弹,他们的排头船最先渡达南岸。

他们的身后的船只也纷纷靠岸, 强大的解放军突破了长江天险,迅速开辟了江南第一个滩头阵地。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有战士急不可耐地叫嚷着:“快,快打信号弹,向毛主席报告,我们过江了!”

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

“济南第一团”指挥船上的王景昆团长看见登陆的信号,一面令全团加速前进,一面令参谋长单文忠发信号向军、师首长报告。

当晚,军部抵达南岸,聂凤智给中央军委发电报:“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

粟裕看了笑着摇头说:“这个聂凤智,也不说说他到了那里!”

陈毅却高声叫好,称赞电报中的12个字是诗一般的语言。

毛主席则兴奋而激动地写下了《百万雄师过大江》名篇。

40年之后,聂凤智在回忆录说:“这份只有12个字的电报,在我的军事生涯中,算得上是文字最短而且措辞奇特的一份电报。而它所包含的喜悦和豪情,又该用多少文字才能容纳得下呢?!”

百万雄师过大江序曲奏响,百舸争渡,出一尴尬插曲,军长巧妙化解

战后论功,27军79师235团1营3连2排5班当为我军百万雄师中的“渡江第一船”,时间:1949年4月20日21时整,地点:安徽省繁昌县夏家湖西侧江岸。

可是,有人反映,那是由于3连通信员在传令时“吃掉”“听令”二字,致使3连先行15分钟。

哟嗬,原来违犯了军纪,这下问题严肃了。

向来要求严格的27军党委对这个“渡江第一船”不但不再认定,而且准备追究违纪者的责任。

最后,是聂凤智说了一句“有的同志问究竟是谁先过的江,我们说是毛主席的路线先过江,人民解放军先过江”,事情才平息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百万雄师   无为县   中央军委   江防   通信员   军长   作战   长江   江南   济南   电报   序曲   我军   船只   大江   国民党   战役   插曲   巧妙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