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口头警告!中国给海上强权立了“新规矩”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坛”,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

8月27日,中国海事局发布公告:从9月1日开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规定,外国籍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公告称,这一要求的使用范围包括五类船舶:潜水器;核动力船舶;载运放射性物质的船舶;载运散装的油类、化学品、液化气体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的可能危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的其它船舶。《海上交通安全法》称:当中国的权利在海上受到‘外国组织和个人的不法侵害或者面临不法侵害的紧迫危险时’,中国海警机构有权使用武器。

不再口头警告!中国给海上强权立了“新规矩”

显然,我国为了教训这些嚣张跋扈的外国船舶,下定了决心。我国实行海上新规,将有利于我国构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新体系,保障资源通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更有效的促进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实行海上新规后,消息一出,引发多方关注。不出所料,立即引发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反对,美国批评这是中国对航行和贸易自由的“严重威胁”,而澳大利亚更是甘愿做美国的“马前卒”,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据环球网9月2日报道,中国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的同一天,澳大利亚国防部声称,他们要继续坚持“自由航行”。澳方同时宣称,任何此类的法规都必须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不再口头警告!中国给海上强权立了“新规矩”

同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负责人彼得·詹宁斯已经坐不住了,公开诋毁:这一法规是“强迫”其他国家承认中国对南海的控制。针对澳大利亚专家的不当言论,我国专家王云飞随即反驳道:中国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是加强事前制度防范、事中事后加强监管、强化应急处置等方面完善制度的设计,也是世界沿海国家通行的做法,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无可非议,但澳大利亚却第一个跳了出来,澳方对中方新《海上安全法》置若罔闻,继续在中方领海内展开“自由巡航”,明显有挑衅的意思。


8月27日,在我国新《海上交通安全法》出台前,澳大利亚海军的两艘军舰已经前往东南亚进行军事演习,是否经过中国南海,澳大利亚却没有公布确切的消息。8月31日,澳大利亚的准航母“堪培拉”号两栖登陆舰和一艘护卫舰在与印尼海军短暂对峙后进入南海。

不再口头警告!中国给海上强权立了“新规矩”

澳大利亚的军舰前往东南亚


对此,澳大利亚的一些媒体们早早地进行了舆论宣传,澳大利亚国防部甚至声称,澳方军舰将继在国际法框架下“自由航行”,这是完全符合法规的。澳大利亚海军屡屡打着“自由航行”的幌子,来中国面前秀肌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澳大利亚第一个跳出来挑衅我国,目的是向自己的老大哥美国表“忠心”,充当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条“忠实走狗”,说白了就是在向美国递交投名状,让美国看看这个小弟的“决心”。


而澳大利亚敢挑衅我国新法规,言外之意,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可以为所欲为,随意制定修改这个世界的规则。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不可以制定规则,更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思维,强盗的本性依然是暴露无遗。作为“强盗后代”的澳大利亚,仗着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自然是对我国新法规熟视无睹了。

不再口头警告!中国给海上强权立了“新规矩”

对此,我国的态度是:对于任何挑衅行为,必将予以坚决应对。既然澳大利亚海军已经公然派军舰派到了我国南海,并且要挑衅我国的新法规,试图触碰我国的红线,那就试试看吧!澳大利亚最先进的舰艇是两艘2万吨“堪培拉”号两栖登陆舰和3艘霍巴特级驱逐舰,在我国“山东号”航母和055型驱逐舰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如果真的到南海“以身试法”,无异于自取其辱,我们拭目以待。

不再口头警告!中国给海上强权立了“新规矩”

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热衷于在中国近海撒野,以为我国的“强烈谴责”只是纸上谈兵,不敢对他们动武,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如今,我国通过立法手段向世界宣告:中国海洋不容侵犯,任何国家想继续用“自由航行”的幌子进行挑衅,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可点右下角“在看”支持小编,或放到圈子里,感激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堪培拉   中国   国防部   海上   海洋法   登陆舰   南海   澳大利亚   强权   军舰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军   口头   船舶   规矩   我国   自由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