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心脏”

根据纽卡斯尔大学教授 Paul Christensen 的统计,自 2018 年以来,全球总共发生了 38 起大型锂离子电池火灾事件。

锂电池自燃后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这些气体基本全部堆积在储能箱内无法释放。随着浓度越来越高最终到达极限发生爆炸。如果不能尽早发现,锂电池自燃现象的发生,几乎很难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致命隐患,非得尽快处理。”

我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表示,长期来看,安全既是影响电动汽车可继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市场竞争和品牌塑造的一个主旋律。新一代电动汽车不是靠动力性,而是要靠安全性。谁安全可靠,让用户放心,谁未来才能赢得客户。

为何单单新能源汽车发生事故就备受人们关注呢?

其一,电动车自燃风险较大。众所周知,当电池发生剧烈反应,严重时甚至爆炸,通常整个过程不过短短数秒即可让电池的反应速度到峰值,因而无法为乘员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

其二,新能源汽车逐步走向市场化,召回事件增多。

其三,事故发生后,相关车企的态度不明朗。

车企/电池企业“解”安全难题

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心脏”

机械师测试汽车电池Mechanic Testing Car Battery

今年,《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实施,提出了“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的硬性标准,为电池安全树立了更为具象的底线要求。

业界认为,动力电池的安全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既涉及材料研究,也与技术应用、结构优化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实现电池安全,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因此,围绕安全技术的突破,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加速与时间赛跑。

可供参考的一组数据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解析,截至2019年五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共召回12.3万辆。其中由于三电系统故障导致的召回占比为50%,在这之中设计原由占到40%,加工制造原由占到60%。

产品设计得再好,但是要稳定、高质量加工这又是另一回事,这就要求核心零部件公司要有较高的工程能力,这里的工程能力是指加工制造和质量体系。针对作为电动汽车心脏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加工,高工锂电向日产Leaf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供应商远景AESC做了深入调研,具体了解了其在加工制造和质量体系的建立上要怎么样实现安全把控。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纽卡斯尔   锂电池   电动汽车   原由   新能源   质量体系   气体   锂离子电池   心脏   事故   电池   能力   发生   加工   动力   汽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