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在你的认知中,星巴克是不是只是一家咖啡店?如果我告诉你,星巴克是一家银行,你敢相信吗?大家好,欢迎回到我的频道。在快餐连锁行业中,星巴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主导了主流文化。不仅训练其它竞品模仿使用它独创的语言,例如小杯、中杯、超大杯等等;但同样在它受到的审查中,没有其它杯子的设计能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没有任何商店的政策改变能获得了这么多的媒体的关注, 也没有其它饮料像南瓜辣味拿铁那样拥有自己的生活。嘲笑,刻板印象,可能被某些人打上标签,但仍然受到高度崇拜,星巴克以其独树一帜的咖啡店闻名于世。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从金融角度来看,星巴克远不止是一个昂贵饮料的销售商,它已经成为了一家银行。实际上,不管你知不知道,星巴克可能已经是你的银行了,它的客户已经借给了该公司大约16亿美元。在某些方面,星巴克是一家科技公司,与Paypal竞争,就连一些传统银行也担心它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为什么呢?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在我们所有人的背后成为一家银行的呢?

一、时间正好

可以说,星巴克历史上第一个天才想法就是精心打造一种体验,它的地理位置和咖啡一样具有吸引力。不过,每个咖啡馆的设计不仅仅是一家餐厅,而是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第三个地方”的角色——与工作场所和私人住宅的刻板、正式的环境相辅相成。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经济飞速发展,“共享空间”的数量逐渐减少。例如,正在建造的商场越来越少,许多商场空置或被遗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主创业或开始在家工作,这就产生了对一个有良好WiFi、充足咖啡因和空调的地方的需求。虽然听起来有点俗气,但星巴克也被认为是友好的——就像在一个小镇社区那样,鼓励员工认识常客,和他们闲聊,并在每个杯子上写上顾客的名字,即使很多都拼写错误。除了这些原因之外,星巴克的成长得益于其伟大的品牌形象、卓越的一致性,当然,还有其咖啡的味道。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没有特许经营的情况下扩张得非常迅速。该公司从一开始就认为,它需要对演示的每一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施加非常严格的控制。它也非常擅长寻找地点,以至于在房地产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星冰乐效应”——当一家新店开业时,附近的房价会大幅上涨。据Zillow的首席执行官说,当一个普通住宅升值65%的时候,一个星巴克附近的住宅将升值96%。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其便利的感知价值,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星巴克能够先于市场其它地方找到更有前途的社区。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星巴克的第一家店于1971年在西雅图开张,到1990年有84家分店,1995年有677家,1996年海外第一家分店在日本开业,千禧年时是3501家,2008年则达到了16680家。在鼎盛时期,每天有超过7家新店开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星巴克开始显示出它发展得太大、太快的迹象。该公司的一些人将这些问题归因于全球经济更大范围的衰退,但很难忽视来自麦当劳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即对过度饱和的担忧,以及不断上升的顾客不满。当时的董事会成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写了一份极其诚实的内部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不知怎么被泄露给了媒体,这使事态达到了顶点。这封电子邮件公开质疑其对效率和速度的关注超过了质量,并礼貌地暗示,该公司已经失去了它的“魔力”。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二、是时候改变了

如果星巴克想继续生存下去,它需要做一些改变的事情。而且,它确实做到了。写泄密备忘录的舒尔茨实际上是现代星巴克的创始人,他于1987年接管了这个品牌,当时星巴克还只是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四家小咖啡馆。他于2000年卸任,致力于国际扩张,重点放在中国。但在艰难的2008年,舒尔茨被要求回到CEO的位置。他接手了公司历史上最糟糕的3个月业绩,肩负着带领公司重回辉煌岁月的重任。上任一个月后,舒尔茨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事情变得如此草率,他需要做出一个大动作来重振公司。于是他下令关闭所有店铺一天,估计损失了600万美元的利润。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那一天,13.5万名咖啡师想起了最基本的东西——如何倒咖啡,如何取悦顾客,以及注意细节。同年晚些时候,在公司层面召开了一个类似的全体员工会议。星巴克的1万名合作伙伴被空运到新奥尔良,额外花费了近3000万美元。在那里,他们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更新了很多内容。然后是真正困难的部分,星巴克在2008年关闭了600家门店,2009年又关闭了300家。另一方面,星巴克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合作,继续为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提供免费在线教育。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在速食行业中,星巴克的工作是非常令人垂涎的,而且营业额低于平均水平。其中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对技术的日益关注,这始于星巴克卡的推出。对于不熟悉星巴克的人来说,到2021年,星巴克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你不仅可以用现金或信用卡支付,还可以向你的星巴克账户中充值金额。然后,你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支付,获得两倍的“星级”,从而换取免费饮料。虽然这听起来可能不那么具有革命性,但星巴克的软件是最受欢迎的餐厅奖励应用程序,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由于星巴克的规模和顾客忠诚度,人们并不害怕在他们的星巴克账户中保留可观的一大笔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最终会使用这些钱。

三、成果显著

根据统计,有41%的美国和加拿大用户会使用星巴克卡支付。截至2019年底,用户总计持有15亿美元的余额。从这个角度来看,85%的美国银行的总资产不足10亿美元。当然,顾客最终会用这笔钱购买咖啡,但与此同时,不知不觉地向星巴克提供了一笔15亿美元的贷款,而且利息为零。星巴克可以把这些钱直接投资到市场上,从用户的“慷慨”中免费赚到钱,或者花在建立更多的门店上。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星巴克获利甚至比想象中更好。其中大约有10%的钱会被遗忘或丢失,再也不会使用——在业内被称为“破损”。但问题是:从法律上讲,星巴克不是一家银行。除了少数例外,星巴克的账户余额不能提取现金,只能提取咖啡,这让它可以绕过金融监管,随心所欲地使用存款。例如,它不需要在手头准备一定数量的现金,以防大规模提款。如果它想,它完全拥有打造一种成熟货币的所有必要条件,或者与其它品牌合作,打造一种广泛使用的移动支付系统。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顾客们已经把星巴克礼品卡当作仅次于现金的好东西——它是送给那些你不太熟悉但又不想给现金的人的首选礼物。它具有流动性——不仅因为它可以转化成咖啡,还因为你可以合理地确定任何人都会使用它,使它成为一种几乎通用的媒介。所有这些对传统银行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韩国第三大金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称,“星巴克是一家不受监管的银行,而不仅仅是一家咖啡公司”。

四、后记

所有人都在猜测星巴克下一步会做什么,或者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然而,与此同时,没有人会讨论它是怎么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者成功东山再起的。在我看来,星巴克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利用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将用户捆绑在一起,成功转型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而这,正是我们很多企业需要去学习的地方。

从一家咖啡店变成一家银行,星巴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你对星巴克还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欢迎在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我是亮仔,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击关注按钮,同时点赞收藏和转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新店   银行   咖啡店   备忘录   账户   现金   顾客   饮料   事情   员工   咖啡   美元   地方   用户   工作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