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从别人嘴里去认定另外一个人",有道理吗?为什么?

嗯嗯,我觉得很有道理吖!正所谓一千个人阅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还有古人有云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只有自己去接触过才能知道他到底个什么样的人,别人说的那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并不代表你也会是这样的看法。




不要从别人嘴里去认定另外一个人,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

人是世界上感情色彩最浓的物种,没有之一。

人对事物的判断往往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要么爱屋及乌,要么恶其余胥,公允的评价,只能出自圣人之口。遗憾的是圣人不常有。

如果你想要了解的人,恰好是询问人的知己真爱,你得到的只是华丽的吹捧和缺点的粉饰,有益的帮助会微乎其微。

如果你想要了解的人,恰好是询问人的宿敌损友,你得到的只能是肮脏的讥讽和一无是处的嫌弃。

之所以说,不要从别人的嘴里去认定另一个人,是因为你得到的答案有可能是相反的。

自私是人类最原始的秉性。

你想得到的,恰好是别人急需的。别人是不会给机会的,即使你问到了蛛丝马迹,也会被雪藏。

你想得到的,恰好是别人所要除去的。别人就会给你一把刀,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你,刀起头落。

所以说,从别人的嘴里去认定另一个人,有可能被自私利用。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由于人的文化素养、观念、看问题的角度、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即使对同一个人,被询问的人努力做到客观公正,评价的结果有可能大相径庭。

你想要的,有可能永远得不到。

所以说,从别人的嘴里去认定另一个人,是不可靠的,必定是耳听的。

从别人的嘴里不能去认定另一个人,但可以从别人的身边去认识一个人。

物以群分,人以类聚,这是识人亘古不变的真理。

你想知道一个人是怎样的人,就看他身边的人。

英雄访好汉,混账找混蛋。有鸿鹄之志的人绝不会与燕雀同飞,谦谦君子绝不会与害群之马为伍。




这话说的太对了,每一个相处人的方式不一样,对待上也就有了差距。也许想跟交往的人那出的自然是真心,不想理你的人给你的自然是应付了事吗?所以永远不要打听一个人是什么样子,只有用心交往后的品味更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损友   物以群分   耳听为虚   嘴里   混账   害群之马   圣人   自私   道理   色彩   看法   感情   身边   评价   自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