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科技公司都做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经济发展要和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国家的发展如此,企业的发展也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科技公司都做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科技环保”在消费者面前最直观的呈现是取消充电器行动。苹果公司在去年10月发布新款iPhone 12时决定取消充电器,苹果声称闲置充电器太多,此举旨在环保。三星紧随其后进行效仿,没过多久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在微博发文宣布,小米11将采用全新的轻薄包装,为响应科技环保的号召,决定取消随机附送的充电器。

当然,科技环保远不止于此,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科技公司在环保方面都都有哪些实际行动。

全球对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中心不仅急需降低用电成本,还要满足绿色发展要求,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比例,为此不同科技巨头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作为中国第一个太阳能云端数据中心,百度开创了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新纪元:2015年,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充分利用屋顶空间,率先落地了国内首个“数据中心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太阳能直接并网发电,即发即用,直接为服务器供电。中心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全年累计节约用电量达2.5亿度,相当于13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全年二氧化碳减排量2.6万吨,相当于142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微软另辟蹊径,打造水下数据中心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该技术利用原本为潜艇研发的散热技术,利用海底的低水温来为数据中心散热。计划将来建成服务器农场,整个放置在水下以节约宝贵的电能。

节约用碳方面,华为、腾讯都有所行动。前不久落幕的全国两会“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之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从“碳中和”的概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植树与“碳中和”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在植树造林方面,去年10月华为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发起了“我有一片胡杨林|甘肃”公益项目,以呼吁消费者和华为一起捐资造林,保护环境。


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科技公司都做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4月8日,华为“我有一片胡杨林 | 甘肃”公益项目春种正式启动,由华为和消费者共同捐赠的62439株胡杨树苗在甘肃省金塔县荒漠上开始种植,预计能形成1488亩的防风固沙林,控制风沙危害面积11160亩,相当于1042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按一颗胡杨树一生平均吸收二氧化碳 215.68 千克,此项目将会吸收二氧化碳约1.347 万吨,大约为5000辆1.6L小轿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腾讯创造力满满,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合作, 在腾讯新闻极速版创建“水滴成林”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养成互动游戏,吸引用户从线上虚拟种树延伸到线下植树造林。

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科技公司都做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华为、腾讯、百度、微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不能在死亡的星球上做生意”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保护环境、协同发展,科技企业们一直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三星   苹果公司   华为   用电量   植树造林   腾讯   节约能源   科技   甘肃   微软   充电器   不为人知   数据中心   节约   消费者   努力   项目   数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