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股市和基金早报

一、财经要闻:

1、新华社: 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武汉)光谷、中国(合肥)声谷,在京广沿线建设郑州电子信息、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

2、人社部:截至6月底,所有省份都已启动2021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委托资金规模1.25万亿元,到账金额1.09万亿元。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监管系统功能全流程线上办理。

3、商务部:今年以来市场有四个亮点,一是中高端消费持续快速发展,箱包、首饰、钟表的进口额同比增长一倍左右。二是汽车等大宗消费较快增长,上半年汽车零售额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30.4%。三是文化旅游消费加快恢复,电影票房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近90%,铁路和民航客运量恢复到近80%。四是绿色健康智能消费备受青睐,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比重达到9.4%。

4、武汉病毒所: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作为生物安全等级、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病原泄漏和人员感染事故。

5、上交所:将于8月16日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经流动性筛选后,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6、证券日报:目前正值“迎峰度夏”用电高峰,煤炭供不应求,导致煤价不断上涨,令本已“焦头烂额”的火电企业生存环境更加窘困,深陷“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困境。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煤炭社会库存处于低位,且在“迎峰度夏”期间,煤炭库存仍将持续下降,这将对煤价上涨提供较强支撑。

7、搜狐: 机构研究结果显示,半导体订货交付周期6月份加长到了19.3周,比5月份多了1周半的时间。这一2017年开始有数据以来的最长等待时间纪录比2018年创出的前纪录多了五周多的时间.

8、UBI Research:从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来看,苹果采用量为6000万-6400万部,三星电子为5500万-5600万部。iPhone 13上市后,苹果今年的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三星。

二、公告精选:

1、天赐材料:获LG新能源电解液采购订单。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与LG新能源签订协议,约定2021年下半年-2023年底,LG新能源向九江天赐采购预计总数量5.5万吨的电解液产品。

2、芯海科技(2连板):募投项目“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能否研发成功及完全符合市场要求具有不确定性。截至目前公司车规级信号链MCU暂无销售收入。关注到多家媒体报道芯海科技为鸿蒙概念股相关新闻。经公司自查,华为鸿蒙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物联网生态,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竞争对手加入行业合作,与鸿蒙系统的合作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3、三安光电(3天2板):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经自查及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书面发函查证,截止7月22日,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4、梅赛德斯-奔驰:奔驰的电动化战略将从“电动为先”转为“全面电动”。在2030年之前,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上,将为实现全面纯电动做好准备;还将原计划2025年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占比超25%的目标提高到了50%。

5、特斯拉:将积极与保险公司沟通,全力协助客户完成保险理赔等后续服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为所有郑州车友提供免费车辆检查服务,全力排查车辆受损情况以及客户需求;救灾期间河南省内超充全部免费开通。

三、题材前瞻:

1、 我国研发出质优价廉新型锂电池固态电解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更进一步。

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骋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成本与性能优势的锂电池固态电解质。该工作克服了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成本和综合性能难以兼得的瓶颈,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锂”想。

据悉,马骋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氯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锆锂,在离子电导率、可变形性、与高电压正极的相容性等方面,很好地继承了氯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优势,由其组成的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甚至远远超过基于硫化物和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同类电池。课题组将尝试把锆离子换为其它四价阳离子进行固态电解质合成,并继续提高离子电导率等各项指标,不断优化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专家表示,氯化锆锂同时在生产成本及综合电化学性能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它的发现为商业化量产全固态电池克服了重大挑战。这一研究成果使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不再遥不可及,而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也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二氧化碳等工业气体价格暴涨、供需失衡下短期仍有上涨动力。

据百川资讯,近期国内工业气体价格持续走高,二氧化碳、氮气等品种价格暴涨。7月22日,二氧化碳价格较前一日上涨2.65%,最新价格已涨至620元/吨并再创新高,7月初至今涨幅近60%。部分地区报价更高,卓创资讯跟踪数据显示,广东市场二氧化碳已逼近1500元/吨,华中三省报价较六月底已经实现已翻倍。目前多地出现供应持续紧张,一货难求局面。此外,氮气在经过6月短暂调整后,受供应持续偏紧推动近日报价格迎来大涨,22日,国内氮气已涨至681元/吨,较前一日大涨7.75%,本周累计涨幅已近10%,价格正逼近前期高点。

分析认为,受气温升高影响部分工业气体装置迎来集中检修,据卓创资讯统计,7月上旬仅山东市场就有近半数企业检修或减产,湖北、浙江、贵州、江苏、河南等地也因装置陆续检修或减负荷生产,造成市场严重缺货,供应持续偏紧。需求方面,二氧化碳、氮气等工业企业下游物流、食品及钢厂进入需求旺季,用量明显提升。供需结构失衡下,工业气体价格短期仍有上行动力。

3、特斯拉牵手镍业巨头保障供应、电池耗镍量持续攀升。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22日宣布,与特斯拉签署镍供应协议,必和必拓旗下的西部镍业将为特斯拉提供作为电池制造原料的镍。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镍是特斯拉扩大锂电池产量的一大顾虑。必和必拓方面预计,电池制造对镍的需求将在未来十年增长五倍以上,主要用于支持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另据上海有色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对镍需求量达到9.67万吨,同比增长153%。

4、柔性微处理器研制成功,将推动智能集成系统发展。

据报道,英国一个科研团队报告称,他们结合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和柔性聚酰亚胺,制成了一种柔性32比特微处理器,这一设备的问世推动了低成本、全柔性智能集成系统的发展。

点评:时至今日,微处理器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文化中,以至于它已成为一项“元发明”,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允许实现其他发明的工具。不过,计算设备虽被传统硅技术主导,但硅处理器的成本以及柔性不佳,限制了其在日常智能应用制造上的可行性。柔性电子产品能解决这些问题。柔性未处理器可极大推动智能设备、物联网等应用领域的发展。

四:全球视野:

1、欧盟统计局:一季度,欧元区政府负债率首次超过100%,达到100.5%,去年第四季度为97.8%;欧盟27国的整体负债率也从去年第四季度的90.5%增长到92.9%。其中,希腊政府负债率最高,达到209.3%,意大利、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比利时和法国的政府负债率也均高于100%。

2、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于0%不变,存款机制利率于-0.5%不变,边际借贷利率于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3、德国DAX30指数收涨0.6%,报15514.54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0.26%,报6481.59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43%,报6968.30点。

4、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涨,道指收涨0.07%,报34823.35点;标普500指数收涨0.20%,报4367.48点;纳指收涨0.36%,报14684.60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三星   特斯拉   鸿蒙   氮气   电解质   微处理器   固态   柔性   新能源   锂电池   早报   股市   电池   性能   指数   基金   价格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