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华为和荣耀双品牌战略的成功,曾在短时间内掀起了一阵科技圈双品牌战略的热潮。相较于单一品牌,双品牌能够更好地定位不同人群、不同领域的细分市场,在放大各自品牌特性的同时,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一旦双品牌战略成功,为企业带来的整体利益是极其丰厚的。

但双品牌战略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子品牌从诞生到站稳脚跟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既需要过硬的产品证明自己,同时也要凭借鲜明的定位给消费者留下印象。因此施行双品牌战略的企业虽多,但大浪淘沙,顺利活下来并称得上成功的双品牌案例却并不多。


华为和荣耀:双拳可敌四手

前几个月,华为公布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之后,曾在国内手机圈掀起一阵热议。去年受美国禁令影响,华为折戟欧洲市场,转头加大对国内市场的投入力度,但国内手机市场增量见顶,这一招看似只是无奈之举。因此,当华为上半年年报显示和手机业务相关的消费者业务营收达2558亿元,同比增长15.9%,依然是华为三大板块中营收最高、占比最多的板块时,圈内人士对这一成绩无不表示震惊。

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下跌18.2%的背景下,华为及子品牌荣耀成为中国市场上唯二正向增长的品牌,尤其值得关注。

消费者业务的大获全胜,固然离不开华为在麒麟芯片上的研发投入、在软件系统上的持续优化、优秀的产品力和表现力等等因素,但华为及荣耀双品牌战略的成功同样关键。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使得华为在站稳高端品牌的基础上,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中低端市场的影响力。伴随着华为双品牌战略的持续推进,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华为成为全球标志性的科技品牌,而荣耀则顺利扎根年轻群体,成为年轻人的科技潮牌。实际上,华为和荣耀只是国内双品牌战略标杆之一,却不是唯一。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创维和酷开:创维守正,酷开出奇

创维和酷开的成功,也是双品牌互相成就的典型。2006年,创维发布全球首款USB接口电视——酷开电视系列,自此酷开品牌正式诞生,创维继续扎根高端领域,打造旗舰级产品,而酷开则专注年轻人互联网生活方式。

2014年酷开联合荣耀发布全球首款智慧屏幕A55,颠覆传统电视的智慧体验;2017年发布首款防蓝光电视,至此全系产品均标配防蓝光;2020年发布剧幕影院观影体验的P70 75" 智慧剧幕……依托于创维研发制造的体系,酷开电视产品品质和供应链优势得以快速发展,可以说,创维已经在技术层面领跑整个行业,而这些也都是酷开的优势。

而创维以酷开为"矛",打造了这个互联网生活方式的品牌,凭借极具性价比的产品收获年轻人的喜爱,通过酷开电视迎合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整体进步。

数据上也证明了双品牌战略的正确性。从去年开始,酷开在国内智能电视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中,逆势增长,探索出了新的增量空间。据创维官方消息显示,创维电视(含酷开)2019年1-11月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推总零售销量排行第一,累计售出7,389,939台,零售占有率17.2%。而酷开电视则在2019年国内销售近150万台,在互联网电视品牌中排名第二。今年618期间,旗舰酷开电视全网流量同比逆势增长11.7%,天猫、京东、苏宁三大平台规则增长全行业第一,稳居国内互联网电视品牌第一阵营。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戴尔和外星人:1+1也能大于2

戴尔笔记本在自身产品线足够丰富的情况下,抓住"游戏用户"这一细分群体,于2006年收购了Alienware品牌,保留了品牌原本定位于"游戏发烧友"的特色,并将其作为子品牌投入资源给予支持,到现在已经给用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到Alienware,几乎所有的游戏用户的脑海里都会浮现"高端游戏本"的字眼。

戴尔和Alienware的成功,是母子品牌相互成就的典型案例。成为戴尔子品牌之后,Alienware在研发和设计上保持独立运营,借助戴尔标志性的售后服务,Alienware品牌力进一步提升。而戴尔也凭借Alienware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游戏本市场的影响力,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品牌的高端化进程,以争取更高的品牌溢价。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多品牌战略下的大众汽车:从低端到豪华

汽车行业的多品牌战略并不鲜见,在汽车造型趋同化和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的强弱足以决定产品的成败,为了俘获更多的消费人群,实施多品牌成为不少汽车企业的战略之一,而其中将多品牌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的也不多,大众集团就是其中之一。集团囊括了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十个强势品牌,其中既包括了覆盖平民品牌的大众、斯柯达、西亚特;覆盖中高档消费人群的奥迪品牌;顶级豪华品牌宾利;超级品牌跑车布加迪、兰博基尼、保时捷等等。

由于消费者要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多品牌策略将不同品牌定位于不同的细分市场,有助于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一个品牌有一个恰当定位,可以赢得某一个消费群,多个品牌有多种特色,可以广泛占领市场。与此同时,多品牌策略又可以将企业市场竞争的风险度分摊在不同的品牌上,而每个品牌又都相对独立,这样,一旦个别品牌出了问题,也不至于殃及其他品牌及企业整体形象。

提起不同的品牌,消费者能立马感知到品牌的定位及大概价位,清楚品牌调性及档次,这已经足以证明大众集团多品牌战略的成功。现如今,包括福特、丰田、大众、日产、奔驰、宝马、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纷纷拥有多品牌资源,多品牌策略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竞争采用的重要策略。

盘点科技品牌成功的母子品牌案例,除了华为和荣耀还有他们

在科技领域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赛道内参与者都在积极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增量。如何有效地在保住自身优势护城河的同时,拓展基本盘之外的增量?现在来看,华为或荣耀、创维或酷开交出的有关双品牌战略的答卷足够令人满意。尤其是处于行业转型期的创维和酷开,在当前智能电视形态从互联网电视到AIoT大屏终端转变的关键点,其1+1>2的双品牌战略或许更容易适应AIoT的趋势和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华为   荣耀   戴尔   品牌   科技   大众   增量   母子   上半年   品牌战略   消费者   案例   国内   电视   全球   市场   产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