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WE艾维」简述梳状滤波效应

梳状滤波效应产生的原因—声波空间干涉现象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声波在房间的传播途径。

当声波频率高于4f(f为临界频率)时,声源以声线的形式发出的声波在房间中传播方式如图1所示。从声源直接到达听众的声音称之为直达声;而从声源经由房间各个界面反射然后到达听众的声音称之为反射声。可以看到,直达声传播路径最短,最先到达。而经过各个界面反射到达某一听众的声音是随后陆续到达的。也就是说,反射声比直达声迟到,相对直达声有一个延时。

举例说明:一个影音空间,尺寸为6米×5米×3.5米,它的容积为105m³,它的混响时间我们将它设定为0.3s,则它的临界频率f(根据下式计算)为101Hz。当声波频率高于404Hz(4f)时,其在室内的传播方式可以理解为以声线传播。当声波频率低于101Hz,声波在室内以简正模式存在。因此,梳状滤波效应主要是针对中高频段的声音。

「HIWE艾维」简述梳状滤波效应

「HIWE艾维」简述梳状滤波效应

图1

我们以一个最简单情况来说明声波空间干涉现象。到达某一听众处的直达声A和紧随其后的较强的反射声B,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延时。则当两者相位相同时,该听众处的声压就是两者声压之和;而反相是则为两者之差。实际上,该听众处的声压就是直达声A和反射声B声压的矢量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A和B声压的幅度相同,则给出如式(1)所示的公式。

某听声点位处的总声压:

P=Asin(2πft)+ Asin[2πf(t-τ)]=2Acos(πft) sin2πf(t-0.5) (1)

总声压p的幅度为2Acos(πfτ),频率为f且具有延时0.5的正弦波。当=0.5ms时, f=0kHz,则幅度为2A;当f=1kHz,则幅度为0。

如果按声压级考虑,则f从0Hz~20kHz改变时,当A=1时,它是总声压p的幅度的12Acos(πfτ)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则得到幅度(峰谷值)变化如图2所示。其频率响应形状如同梳子一样,我们把这种声波的空间干涉现象称为梳状滤波效应。

「HIWE艾维」简述梳状滤波效应

梳状滤波效应的危害

直达声和来自房间侧墙、地板、天花板的稀疏反射波的存在,同样从房间后面稀疏的镜面反射干扰直达声。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声波干扰引起上述的梳状滤波器效应。

于是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使得声源中某些频率得到过分加强或减弱时,使原始声音被赋予额外的音色特点,这样就将破坏房间内原有声音的均衡性,造成声染色。因此,单独、强烈的早期镜面反射导致声染色,导致声像的宽度和深度的移位和扩展。这一切就对房间声音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消除梳妆滤波效应的方案

利用吸声材料和扩散体结构,控制来自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早期反射声,可以解决梳妆滤波的问题。这将在来自后墙的反射波到来之前创建一个初始时间延迟间隙,形成无反射区,如图3所示,这将延伸到大约18ms。如果使用吸声来去除早期反射波,心理实验表明,如果声音是从空间中的一个点,在现场录声的声像将是非常小的。如果使用扩散体,更宽的声像显得更加逼真。在后墙上应用扩散体之后其影响显示在该图的下部,稀疏的房间反射更类似于一个更大房间的混响声场,它增加了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反射波密度。使用这种技术,就能够在小的房间中建立一个具有线性斜率的混响声场。

「HIWE艾维」简述梳状滤波效应

后墙扩散体结构降低了到达听声者的早期反射水平,即降低了声染色影响。

此外,在多扬声器系统进行扬声器布局时,尽可能减少扬声器覆盖重叠,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梳状滤波效应。

总结

小型视听空间侧墙需做吸声处理,后墙需做扩散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声源   干涉现象   效应   声压   混响   声像   声波   稀疏   扬声器   听众   反射   频率   房间   声音   数码   空间   艾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