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最近不少学者都在建议开放三胎,如果是老读者,应该知道我的观点,我是建议全面放开生育。


很多人害怕,放开生育,会不会大家都跑去生孩子啊。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没娃的人害怕,房价又要涨了。


有娃的人害怕,教育资源被他人的娃分走一块。


其实这些人都是瞎操心,哪怕放开生育,大家也不会生。


01


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跌破警戒线


根据经济学家的计算,要把人口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就是一对夫妇至少要生两个孩子。


但是现在生育率有多少呢?


即使按照比较乐观的估计,中国只有1.7。


为了应对生育率低,开放生育是最直接的方法。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我们国家确实也在逐步放开生育,比如2016年全面放开了二孩。


但是2017年的出生人口不仅没增加,反而还比2016年少了60多万。


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又少了200万。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也就是放开生育之后,大家不光没有多生,生得还更少了。


所以如果现在放开三胎,或者全面放开生育,大家就会多生?


02


放开生育,也提高不了生育率


有人把不生娃,归咎于生不起。


现在养一个孩子,从怀孕到生育,再到养大了上学,这里面要花多少成本啊。


当然,高房价也是背锅侠之一。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那是不是政府应该把教育医疗住房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给承担起来,这样老百姓生得起了,自然就生得多了呢?


我们看看发达国家就知道了。


按照2019年的数据,发达国家平均的生育率是1.6左右,最低的韩国只有1.2,西班牙和意大利只有1.3。


这些国家可从来没有计划生育,老百姓也比咱们有钱,更重要的是,人家的公共服务比咱们发达,尤其是欧洲,从摇篮到坟墓,一条龙地给福利,但是它们的生育率还是没法提高。


事实表明,福利越好,民众越不生,福利越差,大家生得越多。


所以别把不生娃的原因,归咎于什么住房、医疗、教育什么的。


瑞典政府啥都给,但民众就不生;缅甸属于最落后国家之一,啥福利都没有,但大家拼命生。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既然大家生孩子有顾虑,那就再直接一点,政府出钱,奖励大家生孩子,行不行呢?


比如说德国,从1970年就开始出台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咱们搞计划生育还早。


比如给养孩子的家庭发补贴,延长产假,多建幼儿园。


还有匈牙利,准备给生四个孩子的女性终生免税。


还有日本、新加坡,也都是这样。


最近韩国也加入了生娃补贴大军。


那结果呢,大家还是不生。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所以,凭什么觉得现在中国放开生育,生育率就会上涨呢?


不管从哪方面的数据和事实都表明,开放生育,对中国生育率毫无影响,该跌还是跌。


那为什么我还要呼吁全面放开生育呢?


生育权本来就是基本人权,让想儿孙满堂的家庭实现愿望,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你自己不生,总不能不给人家生吧。


你觉得娃多是负累,但是人家觉得娃多是幸福啊,凭什么要剥夺他人的幸福呢?


人家多生娃,又不吃你家大米。


03


生育率下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很多人眼里,生育是可以调节的。


我们觉得人多力量大的时候就鼓励生育,当我们担心人多养活不了的时候就限制生育。


无论是限制生育,还是奖励生育,其实都是把人口当成了工具。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但事实是,人口从来不是工具,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调节。


因为生育,是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又不一样,谁有那么大本事去调控呢?


过去我们养孩子,从来不怕生得多。


因为我们对孩子的预期是能活就行,没什么别的成本。


更何况生出来的还不一定个个能活,得多生几个以防万一。


但是现在,医疗水平上来了,婴儿死亡率低了,也就不用多生孩子来防止孩子夭折了。


而且教育水平上来了,社会竞争也激烈了,孩子的教育投资也就上来了啊,自然就会限制人口的生育愿望。


这些因素,政策是拦不住的。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这还没完。在现代经济这个复杂系统里面,有时候什么因素会拉低生育率,你事先根本想不到。


比如说,洗衣机的发明。


洗衣机的发明怎么会降低生育率呢?


这就是一个偶然的新发明带来的连锁反应。


洗衣机最早是1911年美国人发明的。


在发明洗衣机之前,洗衣服的当然是家里的妇女。


但是有了洗衣机之后,女性就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做家务了,就有条件出去工作了。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女性走出家庭参加工作,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而背后的原因就是包括洗衣机、冰箱、厨房电器等等这些家用电器的出现,把女性从家务中解放出来了。


那女性一参加工作,经济独立性就会提高,在家里的谈判筹码就高了,生育的决策权就开始向女性手里转移。


女性跟男性比,她的生育意愿肯定是更弱的,毕竟生孩子是疼在女性身上,又不是疼在男性身上。


所以,生育率就迅速下降。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但是,这个趋势的起因,居然是一项技术发明。


在现代经济系统里面,生育率已经不是一个政策可以干预的东西了,它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的结果。


从国际经验来看,整体经济水平越高,生育率就越是趋于下降。


政策要在这个复杂系统里面找到一个空隙,去干预生育率,那是越来越难。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后,生育率是上涨的,不管给多好的福利,补贴多少钱,都没用。


04


中国需要重新思考人口红利


现代社会里,国家要想出台经济政策,人口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背景。


意思就是,别想通过提高生育率来推动经济发展,这是一条死路。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随着经济发展,生育率下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背景,必须在承认这个背景下,去思考经济政策。


对于中国来说,这个背景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口红利消退、人口老龄化,还有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中国要怎么应对呢?


人口总量,我们没法干预,但是我们可以干预人口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


我们还是回到人口红利这个概念上来。


通常我们理解中国的人口红利,都是认为中国人多嘛,所以劳动力供给充足。


但是其实这个理解是有问题的。


你想啊,中国人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从中华文明诞生以来,中国人口规模就是世界第一,那时候怎么没听说有什么人口红利呢?


相信大家也听过马尔萨斯陷阱。


就是说光人多,那不一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啊,它还有可能是经济增长最大的制约因素。


所以说,人口红利不是一个总量概念,而是一个结构概念,它说的是人口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过去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主要是在从事农业。


但是农业靠劳动力提升效率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同样是一亩地,一个人就能搞定,你安排三五个人一起种,就没意义了。


但是后来我们要发展工业、发展制造业,就不一样了。


制造业里面人多是有规模效应的,人越多,效率越高。


而且制造业的收入还比农业要高,所以原来那些在农业部门从事低效率劳动的劳动力,就会大量地向制造业转移。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这就会导致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瞬间过剩,大大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同时压低劳动力的成本。


当年诺基亚在中国设厂,一开始上了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


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跟中国的人工比,机器成本太高,于是就换成了半自动化。


又没过多久,换成了最传统的流水线,全人工生产,成本才算降到最低。


所以,这个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导致供给过剩、成本下降的效应,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口红利。


05


技术升级,是应对人口红利消退的唯一出路


我们今天说人口红利消退,一样是结构概念,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这个过程,它到头了。


这个时候如果制造业还想发展,它就只能依靠现有的劳动力,而且以后得越来越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了。


于是,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人口红利就逐渐消失了。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必然提高,哪怕劳动力不缺,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也会消失。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所以面对旧红利的消退,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维持人口总量的增速,因为很可能是你想做也做不到。


我们能做到,也应该做的,是引导劳动力向效率更高的部门,比如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移,去形成新的红利。


说白了,现在中国除了产业升级,制造业往高端走,服务业往附加值高去走,别无选择。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所以中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制造强国路线图。


这是中国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唯一的出路。


走通了,中国获得新的红利,被堵着了,中国也就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也是美国打压我们高科技的原因,这是在堵中国的出路。


哪怕放开生育,中国生育率也不会上升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中国   生育率   红利   劳动力   洗衣机   制造业   经济发展   福利   人口   成本   水平   部门   孩子   政策   女性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