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5G技术的成熟,大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半导体芯片及其上下游器件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负责进行数据储存、信息读写的硬盘、闪存也是如此。与我们在光刻机等芯片代工设备上的落后状态不同,我们在芯片设计领域中的造诣还是很高的。例如华为的麒麟芯片以及本文要讲的长江储存的128层QLC、TLC闪存。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2021年9月30日消息。权威机构Tech Insights对长江储存128层堆栈的512Gb的TLC闪存芯片进行了拆解。Tech Insights通过拆解发现,长江储存该枚128层堆栈的TLC闪存芯片在储存密度上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48Gb/mm²远超三星、美光、SK海力士这三大世界级储存芯片巨头。

其中三星现有的最高密度的储存芯片为6.91Gb/mm²SK海力士的为8.13Gb/mm²美光的为7.76Gb/mm².一般来说,闪存芯片的储存密度越高,其储存容量和数据读写速度越快,包含的技术水准越高。Tech Insights的拆解倒也证实了长江储存早先对自家128层堆栈工艺芯片的解释。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即长江储存在2020年4月份推出128层堆栈的3D闪存后,对其介绍道:“公司推出的128层堆栈QLC 3D闪存(X2-6070),是全球首枚128层QLC规格的3D NAND储存芯片。在现有的型号中具备最高的单位面积储存密度、最高的I/0传输速度和最高的芯片容量”。

借助首创的X tacking储存芯片技术,长江储存在业内披荆斩棘,在2019年实现了32层3D NAND芯片的量产,并在此基础上突破64层3D NAND的技术大关,于2019年9月份实现了256Gb的TLC 3DNAND芯片的量产。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补充一点,与早先的2D NAND相比;3D NAND在成本、性能、容量、数据传输、封装等方面上的表现都完全碾压2D NAND.企业的目的是盈利,3D NAND成本低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推动SSD固态硬盘的普及,促进整个储存芯片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与128层QLC闪存同步登场的还有128层TLC闪存。补充一点,QLC、TLC的共同优点是成本低、容量大,能够缓解大数据背景下,普通消费者对于基本数据储存的需求。因为超过TB的大容量SSD价格都在几千元以上,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是十分不划算的。不过比起TLC;QLC的成本更低,容量更大。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关于两枚128层堆栈芯片的性能,长江储存解释道:两款产品具有1.6Gbps的I/O读写性能,其中3D QLC的单颗容量达1.33Tb,是公司上一代64层堆栈闪存芯片的5.33倍。补充一点:一般来说,储存芯片的堆栈层数越多,储存芯片的表现越好。目前国外主流的芯片是96层堆栈。

而且和那些只听名声不见影的“PPT成就”不同;长江储存破冰成功的128层堆栈芯片,将于2021年底实现月产10万枚芯片的目标。在生产规模方面,长江储存正积极地调动国产供给链的积极性,争取提高自身的生产力。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长江储存在储存芯片领域中不断破冰的同时;另一边的美光、三星、SK海力士也在加强布局。例如美光将在2024年步入投产的采用EUV工艺制成的储存芯片,三星加大对西安子公司NAND内存芯片厂的投资等。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与大多数半导体芯片产业一样,储存芯片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客户壁垒比较稳固。目前全球的储存芯片市场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巨头主导。参考Trend Force在2020年发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各大厂商储存芯片营收数据”可知,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和美国的美光拿下了全球76%的市场份额。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长江储存等国产芯片巨头的出现,将我国的储存芯片技术拉至世界前列。打破了我们在储存芯片领域中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处境。任重而道远,虽说我们在实现市场份额与三星、SK海力士、美光平起平坐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产储存芯片商从“我有这个”到“技术、市场领先”的跨越还需要不断的磨砺。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任何事情都是得一步一步的积累,IBM、ASML不是神话,都是一步一步积累的。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全球十大工程师,有6名都是华人,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祝愿国产半导体厂商愈发强大,在半导体领域中早日突破核心技术壁垒,谱写出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半导体佳话”。

厉害了国产芯!全球第一获权威机构认可,长江储存芯片即将量产

对于“长江储存即将步入量产的128层内存芯片”大伙有什么想说的呢?你认为128层堆栈技术能否助力国产储存芯实现与美光、三星、SK海力士平起平坐的目标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我是柏柏说科技,资深半导体科技爱好者。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最新的半导体资讯,学习更多有用的半导体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三星   长江   量产   芯片   平起平坐   堆栈   早先   闪存   半导体   密度   巨头   厉害   容量   领域   数据   全球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