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太多脑壳疼!网友:走过最长的路,原来是淘宝的套路

双十一进入倒计时,究竟买点啥好呢?

阿里巴巴创立双十一购物节至今,双十一已经陪我们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曾经说它是购物狂欢那不假,如今用"数学竞猜"应该更为贴切。

不得不说,阿里每年的双十一玩法,真的是相当复杂。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引导用户分享活动,平台推出玩法层出不穷,让人看的云里雾里。

不少网友表示:本来只是单纯想在淘宝打折买几件商品,屯点货,图个热闹,结果算下来发现也没省下多少钱。

套路太多脑壳疼!网友:走过最长的路,原来是淘宝的套路

比如淘宝去年双十一的盖楼活动火爆异常,那时想必大家微信里也会经常收到:盖楼,盖楼,帮我盖个楼等信息。简直让人崩溃,就连拼多多的砍一刀都没这么烦人。

据事后了解,盖了十几天楼最后淘宝也就给了50,60元,天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最后还不如你摸鱼工作半天挣的多,还影响了朋友。想问大家一句,至于吗?

当然,双十一的玩法不止盖楼一种,为了客户留存和品牌联动,产品经理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想便宜卖货?可以,来,参加数学竞赛。

套路太多脑壳疼!网友:走过最长的路,原来是淘宝的套路

双十一的核心玩法是优惠券没错,可有必要设计这么多种类吗?同品类,跨品类,品牌专属卷,满减卷,平台卷等等等等,看着脑袋直发蒙。以为这就完了?产品卷如何配比才有更低的价格,要不要买预售,预售能不能用优惠券,现在双十一想要低价买点东西,各种算法起码要算几张纸。消费者过完双十一白头发都长出来了。不过从平台来看,到也确实提升了消费者对平台的粘性,策划简直是"天才"。

对此有网友表示:怀念以前的淘宝,没有套路,没有心机,真刀真枪的优惠,合适就买不合适就撤,简单粗暴的购物。如今流量时代,平台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不过也太过繁琐了吧。

套路太多脑壳疼!网友:走过最长的路,原来是淘宝的套路

除此之外,在平台的重压之下,双十一也正在渐渐脱离当年的初衷,由购物狂欢,演变为平台之间的流量大战。

为了打压对手,平台方强迫商家二选一。而商家自然无力反抗平台,无奈只能摒弃其他平台的销量,选择投靠一边。可二选一的背后,消费者其实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消费者选择在哪个平台消费本来就是最基本的权利,可平台强制捆绑品牌,也侧面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且失去了平台间价格的比较,毕竟多平台变成单平台了,品牌商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最终,为"二选一"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双十一的本质其实就是促销节日,平台希望争取客户自然无可厚非。玩法繁琐当然可以,但也希望能适当增加奖励,让消费者能感到付出是值得的。如今大家对于双十一的态度也愈发消极,也源于平台将太多锁链束缚在原本单纯的节日身上,最终优惠三五百元,可耗费的精力比上班还有辛苦,那对于消费者而言双十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今的你,还会像以前一样熬夜等待双十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淘宝   百元   长出   粘性   脑壳   品类   优惠券   套路   玩法   买点   繁琐   最长   流量   节日   消费者   自然   网友   品牌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