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内循环,农村是关键

所谓内循环就是拉动内需,靠自己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带动经济增长。内循环做好了,经济就会健康发展。

如何拉动内循环?个人认为还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彻底释放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欲望。如何释放思想,这要从根本出发,就是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目前人民的后顾之忧就是压在人身上的三座大山,医疗,住房和养老。目前城市这方面好解决,但是潜力已经发挥的到了一定程度了不太好突破。

但是人口基数占大头的农村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目前有八亿农民,老,中青,幼一划分,估算有两亿劳动力,安每人每年平均6万元收入计算,全部释放出来就是12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如果加杠杆无五倍,能够撬动60万亿的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在向目前城市水平看起的话,可以持续发十年左右。

如何撬动这个市场,就得从如何解决农民的养老,医疗,住房(向城镇化方向)这三座大山,让他们毫无精神负担的去生活,去劳动,去消费。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养老问题,应该立即立法实施全民化的养老保险,不管干什么,临时还是长期,都纳入养老保险惠济范围,解决这部分青壮年的养老后顾之忧。再就是解决历史遗留的老年农民养老问题,让他们老有所依,这个依不是全面依靠儿女,而是国家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基本的养老保证。其实这一块钱的投入也是经济发展的助力,他们会把这部分钱完全的花出去,实现钱的流动,带动经济增长。再就是解决医疗问题,虽然目前医疗有新农合,但是还是存在大病致贫的普遍现象。要针对大病给予一个政策,以解后顾之忧。

住房目前农村都有宅基地,要在宅基地的基础上解决基本的居住问题,不能导致因房返贫。要用宅基地保证居者有其屋,挣钱改善居住条件。政府有步骤的引领农民在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子女教育学习,养老保健和就业改善方面分层级的一步步向城市看齐。

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让更大的物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目前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底,提高到目前城市水平不存在技术难题和资源障碍,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根本目的。

只有发展才能带动经济增长,只有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国家繁荣了,才能提振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如何加快内循环,农村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宅基地   内需   养老保险   后顾之忧   大病   繁荣   住房   经济发展   潜力   水平   农民   关键   农村   医疗   国家   城市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