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她是我国第一个从清华大学毕业公派去美国务农的博士后,她是乡间人们口中“城里人真是有病”的典型代表。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扎根乡村11年,她“隐姓埋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CSA新模式农场,靠种地年收入800万。她不仅将自己奉献给了黄土地,也为全国百万农民带来了福利。

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就带领大家一起看看,被评为全球青年领袖的“清华农民博士”石嫣

自小就有农业梦 关注三农终成长

1982年石嫣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也是因为知识分子,石嫣的父母都是当年下乡插队的一员。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在田间相识的二人也在田间结婚,他们对土地的热爱直到回了城市也没有消减。

从出生就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石嫣,从父母口中听到过太多知青与土地的故事,小小的孩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对乡下的田园生活也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向往。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也因着这份兴趣与向往,成绩优异的 她高考之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亲友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

和多数优等生不同,石嫣没有报考清华与北大,而是选择了同样优秀的人民大学里的“大冷门”——农业经济学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农业是立身之本,但在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熏陶下,大部分国人还是有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想法,农人与将相没有可比性。

顺利读完四年本科,就在石嫣准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时,许多亲戚朋友再次出动,纷纷劝告她转专业,换个方向就读研究,就会有着更好的人生。

在大多数人看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既缓慢又滞后,几乎没有“钱途”。但石嫣并不理会,她把代表着农间地头“不吃香”的专业进行到底,留在了人大进行硕博连读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在人大的农村发展专业,石嫣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建设与发展上,从而忽略了农村的脚程。

城乡不能和谐共进,那早晚有一天,城市也会进入死循环,既带不动农村,也发展不下去。石嫣的导师是我国“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在她把自己的疑惑与担忧告知老师时,老师告诉她:

想做什么就去做,但一定要调查实践,只有心里有数,才有行动与发言的机会。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在学习、观察与反思中,石嫣开始跟随导师一起,扎入农田进行深度调研。

前前后后分别对70多个村庄进行了走访,石嫣认识到了乡村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农业的重要性,她争取到了去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的机会。

不忘初心 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农业方面出国深造的学者

2008年,石嫣前往了美国。在那里她并没有在学校里开展课题,而是来到了明尼苏达的“地升”农场。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她到的时间刚好赶上了播种的季节,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模式,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深深震撼了石嫣。自动化技术,使整个工作场地就像一个工厂,极有条理又效率非凡。

在美国农场免费工作的半年里,石嫣尝试了几乎所有的农场劳作。种植蔬菜、小麦,她在小麦收获后学会了制作面包;喂农场的牛吃最好的草;喝从奶牛身上挤出的新鲜牛奶。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那个原先生活小资的女孩子,抛掉了有些“小矫情”的生活方式,把自己的双手放进土里。

她第一次见识到了完全不打农药、不放除草剂等化学品的菜,也看到了完全食用“自然粮食”的牲畜。在这里,石嫣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愉悦与轻松。

美国的农场采取的就是CSA模式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这种模式强调社区和农业的互动关系,旨在实现社区和农业之间的连接。

社区的消费者想要得到最安全、最干净的食物,就要提前支付资金给农场,到了收获时节,农场就会按期配送新鲜的有机果蔬给社区,风险由农场和社区共同承担。

这种CSA模式让农场和会员双方无形中成为相互信赖和依存的关系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理念化为实际 博士开始“脚踏实地”

这样的生产模式,让石嫣有些感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人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一切好像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许多之前并不多见的病症越来越多,甚至有些闻所未闻的病症也冒了出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吃的东西得不到保证,蔬菜、水果、肉,没有人敢说自己的食品百分百安全,百分百绿色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科学农业提高了土地的被利用率,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在此过程中,人为想要提高产量时而加大化学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国之根本,人们的身体不好了,国家是不是动摇了根本呢?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学了这么多年农业,不踏进农田,不实践作物的生长过程,那就算读完博士又有什么用呢?

石嫣开始怀疑自己多年坚持的学业,她想要把美国农场里“食在当地,食在当季”的理念带回中国。

吃从当地种出来,在当季自然生长的农作物,结合中国国情,改良中国农业,改善中国人的体魄。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半年后,结束了“洋插队”的石嫣回国了。当她说出自己要做中国的CSA农场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清华的博士后竟然会选择这样一条在乡间奔波的道路,种菜、养殖、卖菜就是她以后的所有生活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为梦想起航 虽千万人吾往矣

所有人不同意她的选择,就连曾经给了她农业梦想的父母也不愿意。幸好与石嫣同为博士的丈夫十分支持她

丈夫默默辞掉自己的工作,陪着妻子一起为梦想起航。

2009年,石嫣夫妻承包了北京西郊凤凰岭脚下一片的200亩荒地,正是在这块荒地上,她建起了她的“小毛驴市民乐园”。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在她想要为当地的农民提供自己研究后培育的种子,组织播种时,并没有什么人响应她的呼声。

因为凤凰岭以前也来过大学生,他们不懂农业,不懂实地种植中会出现的问题,只会“指手画脚”,最后害得村民收入减少。

既然没人相信,这位城里来的姑娘毫不拖沓地住进了村子里,她与村民一起干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解决农民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当年秋天,石嫣的第一批试验田获得了大丰收,不仅产量高,她种的粮食成色也比普通种子好很多。

看到了成果的村民纷纷主动与石嫣进行合作,欧美流行的CSA社区支持型农场模式雏形产生。

在石嫣的农场里,所有人都要坚持绝度地的有机生产,不可以使用农药,也不可以施放化肥。

在家禽、牲畜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以“生态养殖”法养猪。没有猪饲料,没有增肥剂,石嫣农场里的猪只吃天然的猪笼草,或者是农村里,家家户户吃不完的剩菜剩饭。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宁为田舍郎的博士 终有所成

直到现在,石嫣的农场会员已经扩充到1000多户

这11年的努力,使石嫣的CSA农业模式遍布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种安全、健康的方式,因为安全与质量的双高,许多知名餐厅也都纷纷慕名而来,和石嫣签订了采购合同,在这里进口货源。

如今她的年收入已经突破了800万。同样凭着这份成果,2016年,石嫣被评为了“全国青年领袖”。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土地一直都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现在能投身农业生产的人却越来越少,石嫣的有机种植让土地恢复到了自然本身的样子,也为国人的餐桌提供了一份更健康、绿色的选择。

宁为田舍郎,不登天子堂”,清华大学出来的博士后,走出了一条许多人都不看在眼里的工作,并把它做大做强。

“清华女博士”石嫣:扎根农村11年,为国为民,靠种地年收800万

石嫣的选择,会是更多中国高知分子的选择吗?让我们拭目以待。正在观看文章的你们持怎样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小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清华   田舍   农村   为国为民   美国   博士后   中国   农场   村民   博士   土地   农民   模式   农业   工作   科技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