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没有氧气就无法生存的,然而对于地球上的大气如何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却一直颇有争议,以往比较主流的说法是紫外线通过上层大气照射到低空中的水气,并将其分解为氢、氧两种元素。然而最近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有趣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地球上的大气中含氧量的变化。

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研究人员表示,地球诞生之后,自转速度越来越慢,从而导致一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有可能促进了微生物释放更多的氧气,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这样适合人类居住的大气环。同时他们表示地球上的大部分氧气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当地球还处于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时候,这种光合作用首先可能出现在被称为蓝藻的生物体中。

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科学家认为,遍布世界各地的蓝藻是从24亿年前进化而来,但是他们没搞清楚的是,为什么地球从诞生到转变为适合人类居住的大气环境,耗费了相当漫长的时间,他们想了解在这其中还有其他哪些因素影响了地球上氧气含量的变化,为此,研究人员对密歇根湖和休伦湖中部岛屿天坑中的蓝藻进行了研究。

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的蓝藻生存环境,与地球早期的蓝藻生存环境更加接近一些,由于湖底渗出的地下水含氧量非常低,因此这里的湖底主要生物就是微生物,其中包含紫色产氧蓝藻以及白色硫氧化细菌。

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研究人员观察发现,这些食硫细菌从黄昏到黎明都呆在蓝藻菌的顶部,然而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会向下移动,蓝藻菌则上升,等蓝藻菌上升到表面,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产生氧气。

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当然,这个产生氧气的过程非常缓慢,通常需要几个小时,这意味着它们并不是从一上升到表面就开始产生氧气,而是中间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延迟,也就是说,它们真正发生光合作用的时间很短,每天只有几个小时而已。

科学家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论:地球上的氧气形成可能源于细菌

从上面提到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推测地球诞生早期一天的时长可能会对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也就影响了氧气的产生,并且研究人员认为地月系统行程时可能每天只有6个小时,而不是我们熟悉的24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密歇根   氧气   细菌   科学家   蓝藻   含氧量   光合作用   湖底   匪夷所思   研究人员   微生物   大气   表面   地球   理论   小时   时间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