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如今的香港,

已经进入一个衰退期,

局势走入死胡同,

其实在很多年前,

有一个人曾有机会来拯救香港,

只可惜,

他没有被香港人所珍惜,

反而被排挤、被厌弃……

今天,

香港人都欠他一句“对不起”。


他就是,董建华。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同日,

上海徐汇区董浩云家里,

一名男婴呱呱坠地,

伴随着民族苦难的开始,

董家人为男孩取名“建华”,

以示对他寄予重建中华的厚望。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董建华两岁


生于祖国动荡时代,

他有了人生最不平凡的开始。


其实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父亲董浩云,师从杜月笙,

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

被誉为“现代郑和”。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22岁时的董浩云


董浩云商海沉浮几十年,

他所创立的东方海外,

在巅峰时期,

拥有各种船只高达149艘,

总吨位达1100万吨,

远超世界“风流船王”希腊人奥纳西斯。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父亲积累财富,但从未忘本,

时刻记挂祖国与民众,

遇到困难必定出手相助,

就这样积累赫赫名声,

在行业内一呼百应。

而他教育孩子也非常的严格,

董建华从小就被要求“能吃苦”,

接受过高等教育,也做过基层员工,

这种独特经历决定了,

他既看得远,也接地气。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董建华和父亲


1980年,

董浩云打败同行包玉刚,

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船王”

连《纽约时报》也发文祝贺,

董浩云也即将走上人生巅峰,

加冕船王礼。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在准备加冕礼那一年,

因为一次意外,

董浩云突发心脏病而离世,

留下一个“船王“的大摊子。

作为长子的董建华,顺理成章,

接过父亲的方向盘,

继续率领船队远航。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然而祸不单行,摆在他面前的,

并非单纯地“继承家产”,

还有家族企业“东方海外”的高额负债。

当时国际形势极差,

过往热闹的码头,

只有冷清的船只密密麻麻停着。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1983年,

东方海外负债已高达70亿港元,

同年全球船运开始收缩,

还伴随着石油危机,

哪怕他力挽狂澜,

亏损也依旧高达9.7亿元。

船王一名,最终成为,

悬在董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年后,船运灾难彻底爆发,

东方海外濒临破产,

他被债务逼得焦头烂额,

最糟糕的时候,

曾有150多个人同时向他逼债。


眼看着,

风靡半个世纪的产业,

就要倒在自己手里了,

董家灯枯油竭,

他告诉在外读书的女儿:

“你要做好准备,

爸爸不能给你下学期的学费了。”

他压力极大,只能举债借款,

那年夏天,面对债权人们的穷追猛打。

在机场和朋友打电话时,

他甚至露出一了百了的意愿:

如果我死了,请你照顾我的家人。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董建华与妻子赵洪娉


而就在他绝望之际,

父亲曾经的“广结善缘”,

最终救了他一命。


董浩云当年奔波事业时,

曾见到许多贫困却优秀的华人学生,

无法完成学业,

于是便出资创办海上大学,

每年通过教育基金会,

资助优秀华人学生读书。

伏明霞的老公梁锦松,

当年的香港财爷,

就曾在海上大学学习。

美国现任交通部长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

也是由董浩云资助学习的,

父亲积累的人脉,

也在此时成了他翻身的资本。


在广泛人脉的调度下,

董家最大债券银行,汇丰银行终于松口,

来提供8亿港币的信贷。

第二年,

霍英东也伸出援手,

向“东方海外”注资12亿港币。

就这样,他挺过了最难的一关。

之后他花了6年时间,

终于将东方海外扭亏为盈,

1994年,

东方海外盈利上升8倍,

高达4000万美元,

他终于彻底拯救了祖业。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在拯救祖业的同时,

他也没忘父亲的遗愿,

让他转危为安的海上大学,

他重新操办了起来。

1989年3月,

海上大学“宇宙学府”号首航上海,

上海市党政领导、商界要人,

都参加了欢迎仪式,

时任书记和市长都到船上祝贺,

并参加欢迎晚会,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大陆高层人士,

也让他见识到了,

比挣钱更有意义的事情,

此时,

他心中有了另一个目标。


因为父亲的关系,

他从小就接触过许多底层船员,

常常被穷人的生活所触动,

他想为百姓做一些事。

这一次晚会,让他有了从政的决心,

回到香港后,

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1996年12月11日,

香港四百位推选委员会委员,

齐聚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投票选举首任特首。

最终他获得了320票,

竞争对手吴光正36票,

他赢得风风光光。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然而,接下来他要面对的,

却是一个顽固的港英政府遗留体系。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

香港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

积累巨大财富,

并逐步控制了香港的物流、

金融、电力、码头、电信等,

所有垄断性产业,进而“坐地收租”。

1984年,为了防止土地流失,

在《中英联合声明》中,

又限制了土地的出售,

但香港没法拓展土地供应,

于是就导致了一种基于地价的经济泡沫。


到了1997年,香港人,

平均要用月薪的74%来用作供楼。

他是香港的大家长,

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1997年10月,他提出了,

上任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

直指关键问题:

按照香港长远人口以及住房需求,

每年要兴建8.5万套住宅,

作为长远的建屋目标。


他希望能在10年内,

让全港7成家庭,都拥有住房,

让轮流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

从6.5年缩短到3年。

这便是香港“八万五”计划,

这个计划如果顺利进行,

香港的楼市问题将迎刃而解。

站在现在的时间维度,

去判断他的这份提案,

真的是惊叹他的远见及勇敢!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只可惜,这次他的运气又不太好,

金融风暴改变了后来的一切。


一轮由泰国刮来的金融风暴席卷整个亚洲,

香港房价暴跌50%-60%,

市面开始出现大量空房,

房屋交易量暴跌!

当时人人供楼的香港,

没人能接受房价崩盘,

楼价惨跌制造的负资产户数,

以100000计。

已经习惯把房价当命的香港人,

立即做出反应,

要求政府马上停止“八万五”计划,

他们认为这项政策,

会进一步刺激房价下跌。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本来是“德政”,

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瞬间被千夫所指,

供房中产走上街头,

抗议香港房价下跌,要求他下台。

师奶们一提起他,能连续骂上1小时。

民间对他已经怨恨极深。

而心怀鬼胎的房地产大佬们,

心里也很清楚,

按照这样的政策走下去,

房产不再是容易“躺赚”的产业了,

也大力支持将“八万五”计划摧毁。


迫于各方面汹涌的民怨,他别无选择。

2000年6月,“八万五”不再实施!


他站得高,看得远,

知道香港社会的弊端,

因为同情港人的生活,

所以迟迟不愿停止建屋目标。

然而,

香港人没有承受住阵痛,

失去了第一次救赎自己的机会!


2002年,

香港开始施行“孙九招”,

意为拯救楼市,

却导致了如今臭名昭著,

几家人共处一室的劏房。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虽然当时他不被理解,

但他依旧一心为港,

2年后,

他把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

构思了数码港计划。


现在来看,

这真的是一招先手棋。

1998年,

马云、马化腾还在求生,

中国首富还没冒头,

扎克伯格还是学生,

谷歌总裁还在奔波筹钱。
而此时的他,已准备举全港之力,

建成一个东方硅谷。

结果呢,董建华起了个大早,

却还是被香港起得更早的资本家们截胡了,

基于对李家的信任,数码港64英亩地,

被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拿到了,

本来以为可以看着东方硅谷崛起的,

但拿到地的人却从没有想过,

要实打实做产业。

李超人只想挣快钱,

名为替政府发展,

实际上是开自己的公司,借壳上市,

他买了一个叫“得信佳”的空壳,

把做一年的数码港注入其中,

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

紧接着,李泽楷又利用杠杆,疯狂收购,

吞下了香港电讯,

市值一度超过2500亿港币。


然而,

玩弄资本怎么能搞好科技发展,

很快,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

李家数码港应声崩盘,

一个新兴的互联网计划,

硬生生又变回了房地产项目。

后来,

又是董建华再次提出“矽港计划”,

“矽”,就是“硅”的旧称。

他想要在香港发展半导体产业,

因为美国对大陆的科技封锁很厉害,

可对香港会相对宽松得多。

今天想想这个计划,

也真的是太有远见了!

董建华找来美国汉鼎亚太区主席徐大麟,

计划在香港投资6间晶圆厂。

而徐大麟的合伙,

正是台湾晶圆代工厂大名鼎鼎的张汝京。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张汝京


当时汉鼎对香港提出的要求却非常低,

但却再次遭到了香港传媒的诋毁,

香港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台湾人要来我们这里炒地皮了。

逼得张汝京只能租地,

而最终就连这样的条件,

香港也拒绝了他。


而当时被拒绝的张汝京到上海考察,

上海方面得知了这个机会,

几乎是以免租金的条件提供土地,

并且前五年免税,后五年税款减半,

为的就是留住晶圆技术。


就是因为这个有远见的决策,

才成就了如今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

也是如今华为敢于硬怼美国的最大功臣。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比起内地的蓬勃发展,

香港却不断消耗董建华,

可被打击了两次的他依旧不死心,

后又提出了“中药港”计划,

香港当时有严格规范的质检体系,

以及高素质生物科研人才,

他想通过生物科研,

创造香港新机遇,

但他的计划,

又一次在资本的短视下崩盘。


曾经有3次机会摆在香港面前,

只要抓住一次,

现在的香港,都可能会成为,

亚洲互联网中心、

芯片制造中心或生物科研中心。

只可惜,掌握香港资源的人,

已经习惯了暴利和快钱,

对回报周期太长的实业,

他们没有那份耐心和毅力。

香港错过了最好的黄金10年!


董建华是看得很远,

但他的远见,始终没能在香港落地,

甚至很多狭隘的港人,

将房价恶果钉在他的身上。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香港经济脱实向虚,

资本被炒上天,房子被炒成天价,

经济炒成了虚胖,人民炒出了肝火。

阶级固化,

被压制在底层的年轻人,

绝望无助,怒从心来,戾气横生,

才有了后来的香港乱象。

今日种种果,皆是昨日因!


他执政8年,

一心为民,多番尝试,

掏心掏肺把机会摆在香港面前,

但香港并未珍惜。

2005年3月10日,

他宣布提前两年离任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如今,

不知道港人会不会后悔,

当初没有珍惜过这位特首。

然而不管如何,错过就是错过。


港灿求贤访逐臣,董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廉居数码案,不问苍生问豪绅。

可悲!可叹!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可他的贡献,祖国看到了,

2019年,他获得了:

“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奖。


而他最近一次出现是今年的2月份,

在香港中央图书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

接种了国产新冠疫苗。

他说:自己感觉非常好,

“一点都没事”。

他还表示,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

保护香港,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去接种疫苗,

相信香港人可以团结,

合力战胜病毒。


史上“最惨”特首,香港人,你们都欠他一声“对不起”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如今的董建华,已经84岁高龄了,

智者乐,仁者寿,

那我们就祝福他,

安享晚年,健康长寿吧!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香港人   人脉   船王   特首   港人   香港   美国   港币   疫苗   上海   海上   房价   父亲   资本   海外   计划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