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实际上,唐朝的崔颢、李白所游览的黄鹤楼也是唐朝刚刚新建不久的,不是几百年前三国时建的那个。不过,这根本不影响他们写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的心情。

有人说到黄鹤楼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这就要说到为什么要重新建楼。另一大名楼有一篇《岳阳楼记》,里面说得很清楚: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实楼的命运和城市,以至于和国家的命运是分不开的。只有国家强大,城市繁荣了,才有闲钱兴建风景名胜,是所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反过来说,登楼的人们从楼的壮观与否也可以看出国运的如何。所以不仅要建,还要“增其旧制”,要比往前建得更壮观。可以这样认为,每一次重建都是对当时时局的反映。正所谓:“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些人吐槽黄鹤楼有电梯,这真不是槽点,如果没有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才是槽点。

那么,游览的价值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在于楼本身对武汉历史文化的体现。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近代黄鹤楼重建的选址无疑是绝妙的。在蛇山之上,长江大桥的桥头。大桥一直连通到江对岸的汉阳的龟山,只要开车经过,必定会看见黄鹤楼。而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作为建国以来第一座长江大桥,正是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象征。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本人拍摄于长江大桥

黄鹤楼下,是老武昌城,有户部巷,昙华林,司门口,武昌起义的首义门,鄂军都督府(现在的辛亥革命纪念馆,也叫红楼),湖广总督府,陈友谅墓;大桥对面的汉阳,有晴川阁,鹦鹉洲(因祢衡《鹦鹉赋》得名,后被黄祖所杀于此,有祢衡墓),鲁肃墓(衣冠冢);斜对面的汉口,是清代众多列强租借林立的江滩,有江汉关。黄鹤楼附近,正是历史的陈迹积累的地方。当登上楼时,这些景色都可以尽收眼底。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本人拍摄

回顾历史,武汉这座城市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呢?历史书上明确记载了:东吴黄武二年(223),孙权筑城于黄鹄山(蛇山),取名夏口城。同时,又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这也是楼的历史。

由此可知,黄鹤楼的存在和武汉这座城市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当时黄鹤楼用于军事用途,毕竟三国时,魏蜀吴三方还在互相对峙。武汉正好处于全国的中心地区,这座城的位置决定了它在全国的重要性。而长江沿岸的黄鹤楼十分便于观测前线动态。

后世的苏轼泛舟游于长江时,曾提到过这段历史: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天下一统时,如唐朝,黄鹤楼的军事用途也就消失了。它成为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这样,人们在登楼时,可以眺望美景,如“芳草萋萋鹦鹉洲”;可以送别友人,如“故人西辞黄鹤楼”;可以感怀身世,如“江城五月落梅花”;可以遥想神话的浪漫,如“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至宋朝,全国又处于分裂。武昌城甚至成为了南宋与金朝对峙的前线地带。于是便有了岳飞坐镇鄂州时的登临。感慨国土沦亡之悲的同时,期许着北伐,光复中原: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南宋小朝廷的懦弱不必多提。令我最为感慨的是这时一位四处飘游的词人刘过的名篇《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其实刘过登的是附近的安远楼,因为当时黄鹤楼已毁。但他二十年后重过时,仍然想起了黄鹤的传说,以此感伤少年情怀的消逝。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今天,长江边上都还生长着许多芦苇,正是“芦叶满汀洲”。秋冬之际,我每次路过江滩时,都不禁想去看看蒹葭苍苍的盛景。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本人拍摄

而后的历朝历代,黄鹤楼无疑都是武汉的重要象征。这从历代的画作可以看出来,只要是描绘武昌城风光,都离不开黄鹤楼。如明代《汉江揽胜图》: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甚至在一幅叫《古迹云亡》的画中,黄鹤楼的焚毁也成了重要题材: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在清代末年,黄鹤楼最后一次被焚毁前不久,途径的洋人经过武昌时,也留下了照片: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说回近代。主席年轻时经过武汉,曾写下一首《菩萨蛮》: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后来大桥建设时,又来到长江边游泳时,曾写下《水调歌头》: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龟蛇即武昌一岸的蛇山,和汉阳一岸的龟山,因长江大桥而连通。

黄鹤楼下的武昌江滩附近现在还保存着伟人旧居。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本人拍摄

遥想三国时,吴魏对峙,曹丕来到长江边,看到波涛汹涌,感慨地说:“此天所以限南北也!”此后的一千多年,长江天堑一直都是南北难以逾越的屏障。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是连通了龟山和蛇山,更连通了武昌和汉阳,让武汉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彻底连通了京广铁路这一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使南北的人们和物资来往更为便利,从而贯通了中国南北。

而黄鹤楼,正是这些历史的见证。


最后吐个槽:作为一个在武汉出生长大的人表示,黄鹤楼确实不值那个票价。如果钱袋子不太满,在长江大桥上看看楼的外景,就行。特别是晚上,黄鹤楼外长江两岸的灯光还是很好看的,顺便吹吹风,看看江景也很惬意~

武汉黄鹤楼既然是新建的,游览价值是什么?

长江夜景,本人拍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黄鹤楼   武汉   长江大桥   百废具兴   武昌   汀洲   政通人和   旧制   江滩   长江   黄鹤   鹦鹉   大桥   唐朝   价值   数码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