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要再走“手机”模式,但有一点不同

随着传统“车市”的快速衰落,新能源车、自动驾驶等新兴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追逐的必然目标,而这个目标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电子系统”在其中所占份额的大比例上升,例如仅仅是半导体厂商ST(意法半导体)在特斯拉一辆车上的电子零部件就高达1200多个。所以,怪不得“智能手机”的开拓者苹果早就开启了“造车”的先期计划,当然其着眼点还是在于“电子系统”上,意图再造一个“智能汽车”。

华为“造车”要再走“手机”模式,但有一点不同

自称为“苹果学生”的华为显然也不甘落后,其内部一直存在着“造车”的争议和辩论。显然,华为的“造车”开局如同当初是否造手机一般无二。当然目前来看,华为的真正目标并不是造整车,而是专注于汽车的电子系统。当初也就是2002年10月,任正非曾经拍着桌子说“华为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可是到了2002年底任正非还是改变了决定,毅然决定拿出10亿元成立独立公司从事手机业务,并决心要做到世界第一。尽管华为手机业务在这期间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最终华为还是做到了现在的辉煌规模,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的骄傲。

华为“造车”要再走“手机”模式,但有一点不同

和小小的手机相比,汽车的价值量更大,关键是用于汽车的电子系统,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电子系统不断更新的同时也更加强大、价值量也最大,何况现在介入是最为合适的时机呢?曾有传言,任正非又是坚决反对华为从事“造车”业务,这造车的核心业务当然是无人驾驶的电动汽车。不过,2019年5月29日,任正非还是签发文件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业务单元),算是正式建立了“造车”的组织。力主“造车”业务的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不会造车,而是聚焦信息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也许这是华为经过细致讨论和妥协的结果:不造车,不制造机械部件,但是制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电子部件系统”。

华为“造车”要再走“手机”模式,但有一点不同

其实,华为早在六年前的2013年就成立了车联网事业部,和手机业务的发展相似,到2019年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也经历了六年的时间,这六年的时间里华为在车联网领域精心耕耘,结合在芯片设计、5G通信等领域的技术而积累了丰富的汽车电子经验。对此,来自华为中央研究院的副院长袁庭球说,智能汽车是一个令人激动人心的新兴产业,当前人类最为重要的四个基础设施行业都在智能汽车上发生了融合:交通出行行业,汽车制造行业,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合四为一。

显然,华为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智能汽车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认知了通讯行业技术与汽车、交通行业的关联与融合,这是华为花费了六年时间积累和认知的结果。这一工作路径和当年的手机业务发展路径何其相似,这也许就是华为开拓新业务的经典路径!不过这里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华为在智能汽车上的投入要比手机业务更大,而且所图更大。手机行业是一个逐渐衰落的行业,而智能汽车行业却还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巨大行业,而这个行业的关键是电子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华为   中央研究院   价值量   手机   新能源   胡说   半导体   部件   路径   目标   模式   业务   智能   时间   行业   汽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