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她手持15项专利,曾先后在中科院物理所、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她是美国英特尔公司封装测试技术研发中心的高级工程师。

被称为科技新高地的“巾帼奇兵”,她是美国最不愿意放回美国的女性科学家,在电子科技领域的学术成果获得国内外的一致认可的同时,她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2008年,她担任了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本期子牙童趣人物纪就来带领大家一起看看留学归来的“巾帼女杰”——林媛教授的传奇人生。

1973年,林媛出生在美丽的广西桂林,家境并不算富裕的她在学习上总是能名列前茅。学生时期的林媛看似文弱乖巧,然而小小身体的她却有着一股大大的能量。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尽管很多人都认为女孩子应该学习文科,理科是男孩子的天下。

但拥有严谨逻辑和活跃思维的林媛并不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所钟爱的理科,并最终以广西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随后继续在该校攻读了博士学位。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时至今日,她仍然能清晰地记得,她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在教导学生时所说的“在科研中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

毕业后的林媛顺利地留在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在科研方面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恰逢此时美国休斯顿大学向她抛来了橄榄枝。于是,林媛便正式踏上了她在美国的求学之路。

刚来到美国的林媛,在生活上并不尽如人意。家庭条件普通的她,需要依靠半工半读的方式来支撑她在美国的学业和生活。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再者,陌生的环境和不甚熟练的语言问题更为她在美国艰苦的求学之路上雪上加霜。然而,即便是遭遇了种种的不如意,林媛却仍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科研经验。

在休斯顿大学在读期间,有许多实验室向她抛来橄榄枝,这其中就有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LosAlamos国家实验室,这所实验室云聚了众多美国顶尖的科学家,其科研成果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休斯顿大学毕业后,林媛便受邀进入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参加了许多博士后科研项目,主要研究各种新型的材料对于电子科技领域的作用,并在此方面发表了三十余篇的优秀论文,一举拿下电子科技领域中的多项专利技术,震惊了美国科学界。

林媛在该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极度重视,2006年6月林媛又受邀担任了美国Intel公司封装测试技术研发中心的高级工程师。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面对在该高科技领域已持有15项专利的林媛,美国当局不惜用重金挽留她,盼望她可以留在美国长期持久的发展。

在亲友看来,林媛留在美国不仅意味着她能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还意味着她可以享有良好的科研环境。然而,林媛自己却做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回到祖国。

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创,却也是加速林媛回国的关键一环。为了灾后重建,当时全国的重心都集中在抗震救灾上面,国内的科研脚步由于资金、人力不足等问题停滞不前。

然而,也正是这次的灾难更加坚定了林媛回国的决心。对林媛而言,无论自己取得多么高的成就,那都是源自于祖国的培养,只有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回馈祖国才是最令她骄傲的事情。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林媛回到中国发展自然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尽管美国方面给出了各种优厚待遇和高薪诱惑,林媛却依然不为所动,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返回祖国的航班。

2008年6月,回国后的林媛便受聘担任了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教授兼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并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九批特聘教授。

林媛还迅速组建了一支团结协作、思维活跃的科研团队。2018年8月3日,林媛研究领域的《可延展柔性无机薄膜传感器》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给予林媛研究团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此外,林媛还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林媛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4项。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她还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2000余次,其学术成果可见一斑。

2014年,凭借在学术科研领域的卓越成绩,林媛入选教育部公布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名单,还拿到了待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不仅如此,林媛的部分成果已应用到国内外微电子公司的器件制作中,比如人们生活中常用到的雨伞。

林媛团队所研发的雨伞被称为是中国第一把“黑科技雨伞”,不仅外形简约大方,时尚炫酷而且还浑身带有“黑科技”。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这款黑科技雨伞采用自动按钮和手电筒功能的设计,不仅能在需要时照明,而且在开关伞时也只需要轻松一按手柄处的一键按钮即可,再也不用担心腾不开手去开关伞。

它还拥有独特的360度无死角反光条设计,即使在能见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只要车灯一照,伞身周围就能发出耀眼的反射光,让人自带保护光环,使人们在夜间的出行更加安全。

采用优质高密度选材的伞布,更是能轻松抖落伞布上附着的水珠,十分方便人们日常使用。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款高科技的雨伞价格也十分亲民,售价仅需几十元。

这把“黑科技雨伞”一经推出,不仅深受市场的追捧和喜爱,更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目前,林媛的科技团队正在致力于电路板软化的研究工作,此项研究将会大大推进医疗行业的进步,比如当前的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通常绑着一个很硬的盒子,放置在胸口上往往会让人略感不适。

但是如果换成柔软、轻薄的电路板,人们就会觉得更加舒适。而且,它还能用于多种疾病的监测,悄无声息地获得人体生理参数,甚至还可以在后期制作成“腕表”来时刻监测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

林媛凭借自己的学术研究,不仅促进了社会进步、方便了人民生活还增强了我国在国际薄膜集成器件领域的话语权,一举打破了欧美列强对部分领域科学技术的封锁。

“欧美强国对部分领域内尖端技术的积累和封锁,让作为后来者的中国想要赶超变得异常困难,绝非朝夕之间能够实现”。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林媛说,她就是要努力在新领域抢先占领“山头”,推进国际电子行业的改变,推动国内电子行业的发展。

此外,林媛不仅仅是位科学家更是一名教育家,自2008年任教以来,林媛为国家的科技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她在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微电子前沿》、《纳米科学初探》等课程,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可塑之才。

2014年,她参与的教改项目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她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中越来越有话语权,源于我们国家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水平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而在这一系列的成果背后,是众多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林肯曾说过:“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像林媛这样为国奉献的伟大科学家还有许多,她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科学家身上的勇敢与智慧、理想与热忱是激励祖国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这些科学家本身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骄傲。

故事:中国科学家林媛手持15项专利,拒绝国外高薪,毅然回国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分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End

流河旱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科技   微电子   美国   电子科技   雨伞   中国   科学家   祖国   实验室   高薪   科研   成果   团队   国外   专利   领域   中国科学家   故事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