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14nm芯片量产!要前进到5nm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中芯国际能够制造14nm的芯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芯片量产则表示芯片技术成熟,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芯片研究了。那么,如果要从14nm前进到5nm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中芯国际14nm芯片量产!要前进到5nm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划分纳米芯片制程。纳米芯片制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4nm、5nm,也就是晶体管栅极的最小线宽,栅极越窄,芯片的损耗越低,尺寸越小,反之,性能也就越强。但是芯片不仅仅只看栅极长短,栅极之间的距离和内连接间距也同样决定了芯片的性能。也就是说,芯片越做越小不代表芯片的性能越来越强,芯片电路越复杂,在圆晶上能够塞下更多的晶体管才意味着芯片性能的提升。

其次,我们要知道制造芯片需要用到的软件硬件。无尘黄光车间、光刻机、圆晶、光刻胶是基本刚需,但是要制作精度更高的芯片,需要更多的人才,掌握芯片制造的技术线路,绘制更加精密的电路!

人才难得,设备难求,技术难破,芯片的困境就摆在面前,克服这些,我们才能够看到半导体行业的欣欣向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量产   栅极   人才难得   芯片   光刻   精密   晶体管   欣欣向荣   间距   长短   纳米   电路   代价   也就是   性能   数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