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或者比这个时段更早的朋友们,一定都对上面这句话感到耳熟能详吧。我也是80后当中的一员,成长记忆中无数次听到、看到关于自行车王国的说法。事实也是如此,在上个世纪,自行车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普通三口之家可以只有一台电视、一台冰箱,但必须有三辆自行车。00后也许很难想象每幢住宅楼、教学楼或宿舍楼跟前都必须矗立一座自行车停车棚的独特场景,也无法领悟上几代人对自行车的依赖和热情。那么,当自行车已不再是家庭必需品,演变为少数骑行爱好者的玩具之后,难道真的要从大部分人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吗?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倘若事实真的如此,的确会令人恋恋不舍,毕竟自行车伴随了好几代人的成长。我只是自行车王国发展史中的匆匆看客,只能通过报纸、图书寻找更早时期的印记。再往前一代人,自行车是家里的“三大件”之一,新婚时大家看重的不是房子,更不是汽车,而是有没有电视、冰箱、自行车。家父有一辆凤凰自行车,据说一骑就是二十多年。对于那个时代的老百姓来说,买一辆自行车需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丝毫不比今天的年轻人存钱买一辆入门轿车来得容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80后,或者比我更年长一些,一定会对这三个品牌充满怀念,它们的造型特色也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凤凰自行车,记得小时候大爷大叔们都骑着这样一辆车子走街串巷,前面直直的横杆要求骑行者必须从后面下车。对了,前面的横杆还有个非常流行的作用,就是捆上一个儿童座椅,带孩子出行的时候非常方便。而且,父子俩一路上还可以说个不停呢。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永久,据说也是当年的超流行款,只是在我所居住的西部内陆城市不那么多见,好像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华北地区才是其大本营。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飞鸽主打女式自行车,色彩与款式都更加灵活,在凤凰、永久横行的年代犹如一股清流,让人联想到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占据市场之后,独辟畦径大获成功的七喜。值得一提的是,女式自行车由于前面没有那条直直的横杆,上车下车都更加容易和安全,所以大部分孩子学骑车时都会首选飞鸽,哪顾得上什么男式女式哟。

OK,回忆到此先暂告一段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家庭可支配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曾经比房子还贵得多的小汽车取代自行车,成为家庭交通工具的接班人。与此同时,骑自行车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少,而半路杀出的“电马儿”,更是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让自行车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不仅如此,城镇公路的结构也开始调整,原本必不可少的自行车道,如今已难觅其踪。

我最后一次骑自行车,还是在大学校园中,那时有辆自行车还真的比徒步方便许多。再往后,自行车就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抹去了……且慢,万事无绝对,又一个生肖轮回过去之后,变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儿子一天天长大,为了让他别像老爸一样成为运动白痴,我从他两岁起就努力培养他的运动细胞。由于家和大学校园很近,借助这个天然的福利,大学操场成为了我们最常光顾的运动场,儿子在这里学会了跑步,踢球和放风筝,甚至还学会了单杠与俯卧撑。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毕业十几年后,大老客做梦也没有想到,母校的操场居然会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作为一个终日伏案的IT工作者,儿子是上天的恩赐,唤醒我必须每天坚持锻炼。这三年,与妻儿一起在这块操场共处的时间,比大老客四年大学生涯的运动时间多了几十倍。人往往要失去一些东西时,才能倍感其美好,但如果在倍感美好的同时还能找回来,那种快乐真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

儿子3岁时,外公送了他一辆自行车,他并不是特别感冒。不过一年后,儿子对自行车表现出了莫名的喜爱,每次短途出行一定要骑车前往,甚至幼儿园上学放学也经常如此。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前不久,看到儿子在童车上已可以轻松自如,我不由得突发奇想——把两个辅助轮取掉怎么样?如果没有辅助轮,自行车骑起来就要舒适省力得多,也更锻炼身体。然而,我又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经历,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

翻箱倒柜之后,我终于找出了自己当年学骑车的两张珍贵的泛黄老照片。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照片拍摄于1991年,那时的我已经10岁,还从未有过骑自行车的经历。周末去姑妈、奶奶家玩时,看到小自己5岁的表妹有了一辆新童车,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学习一下。无奈技艺生疏,哪怕车轮是那样小巧,辅助轮又是那样文档,照片中的我依然如此紧张惶惑,难以掩饰内心的担忧和不安。脑子里的记忆与现实中的照片,共同构筑起25年前的世界。在我印象中,学骑车,并不容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大概是第三个周末,我才能这样“自由自在”地在小操场里骑行,块头很大,却依旧不敢放弃辅助轮。不知又过了几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双轮骑行,那时的兴奋心情,今天还历历在目。

我希望儿子也能感受那样的喜悦,我还相信儿子比我更勇敢!这一次,我要和他一起挑战自我。尽管他只有5岁,我也要让他学会无辅助轮骑行!

下定决心之后,我取下童车上的辅助轮,扶着他往前骑了一段距离。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奇迹,但只花了不到10分钟,儿子就可以脱离我的双手独自前进了。那一刻我不仅热泪盈眶,小家伙好样的!

学会之后,我觉得之前的童车已经有些小了,而且考虑到双轮骑行速度更快,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了,便赶紧在网上新买了一辆轮圈更大的童车,并连夜安装完成。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儿子一觉醒来,看到新车非常高兴,而且很快就适应了新的高度和车型。看到儿子在学校操场自由穿梭的场面,我不由得感概万千,原来自行车并没有消亡,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出现。以前是成年人的交通工具,如今是少年儿童的锻炼设备。只要是有孩子的家庭,依然是每家每户都需要一辆自行车。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骑着新车,我们又来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的运动场。这里终于可以回答我为什么要给文章起这么一个标题了。前面说到,失去后才知道一件东西的宝贵。从小一直是个书呆子的我,从来不愿意认真思考锻炼的重要性,小学、中学、大学,体育总是不及格。这样的人生持续了三十年,我也从来没有去质疑过。但是,儿子出现在我生命中之后,一切都变了,我开始反省自己过往的人生,更不愿让儿子重蹈我的覆辙。所以,33岁之后我才开始真正地理解什么是操场,并且坚持到操场跑步,1000米,2000米,5000米……让我感动的是,今天我跑1000米的成绩不仅远超中学、大学时的自己,3分多的成绩也能去应对中学和大学的考试了。过去那个体育从不及格的大老客,彻底从历史中消失了。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成为今天阳光下操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儿子在前面骑车,我在旁边跑步,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奇妙。以前想跑步总得选择儿子睡觉之后夜跑,因为5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和大人一起长跑的。今天,儿子骑车的速度刚好赶上我长跑的速度,而我长跑2000米之后,儿子骑行2000米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儿子的童年与我的童年,中间有着三十年的跨度,这可是鸿沟般的距离,但是运动将二者链接在了一起。每天蹬着自行车上学的我,三十年后看到每天骑着自行车享受运动乐趣的儿子,让我确信自行车的生命力还会长久地延续下去。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末了,大老客的职业病又犯了,想说句题外话。凤凰、永久、飞鸽作为优秀国产品牌的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终究还是被外来品牌捷安特给超越了。当我第一次骑上同学的捷安特自行车时,顿时感觉像装了翅膀般地灵敏和迅捷。那时候电视里时刻听到捷安特的广告词:“捷安特自行车,让你换个步伐前进。”国产品牌受到外来品牌最早的冲击,大概就是从自行车开始的吧。

你骑我跑,横跨三十年,两代人的自行车情结

如今,自行车尤其是成年人的自行车,已经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在这个领域花太多工夫其实是不明智的,小众市场再怎么耕耘也是小众市场。那么,在真正的大众市场——儿童自行车之中,谁又能再领风骚数十年呢?真的很期待!只要是好东西,每个人都会喜欢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双轮   横杆   自行车   都会   王国   小众   童车   凤凰   长跑   交通工具   骑车   操场   情结   儿子   家庭   数码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