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为什么说自(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4亿人有了互联网,什么概念呢,


除去挑战大自然的理科,那真的是要斗点硬,文科这种基本都是唯心的东西的学科,就算你一个大师再厉害,你再能写,你也写不过14亿人的键盘,这是分母决定的,


4%的高等教育比例,就有560万个可以写点什么的,再收敛到10%,我这还是客气的,为什么呢,重点大学录取率是多少,那么就可能有5.6万个能写的跟你对上,


我们再收敛一下,你再能写你也写不过群众的智慧啊,完了还有一大帮不会写,但是感受力很强的观众,就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厨子,但是美食家那是满大街的,这帮人知道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


好吃的标准是什么呢,不是唯心层面的那种感受,最终还是以人民品味为导向,你可以称之为恶俗的大众趣味,也可以不屑说他是乌合之众,但大家这个统计概率摆那的,并且很多都是市井之人,


作家你再能采风,你能有天天苦哈哈的赚幸苦钱的大众懂人生吗?所以感性的唯心体验必定要接受成千上万乃至上亿人的,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的品鉴,你的东西行不行,大众来品味,


请注意我的说的可不是扎堆儿在会议室几个互相欣赏的老相好的品味,而是成千上万乃至上亿人的感受,有的知识份子被嘲讽看,揭不开锅那是必然的,你不接地气,写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被骂回去修改那是必然的,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心的东西最终会被唯物的品味鉴定含金量 。


说白了还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WG没做到的事情,现在自(新)媒体做到了,打破了知识分子对于信息解释权的垄断(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逼着知识分子贴近群众,不需要再赶着他们上山下乡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几亿人的实践更是真理。所以,只要我D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肯定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做不成的事儿,因为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


体制内的精英应该深深知道这一点并会一直关照最大底层群体的利益,这个是民族复兴发展的压舱石。


(转自网络)

为什么说自(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逢山开路   分母   地气   感受力   录取率   揭不开锅   乌合之众   上山下乡   大众   知识分子   传统媒体   真理   好吃   群众   东西   真实   媒体   历史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