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SATA,是当前电脑中最长寿的接口标准之一,尽管已经不再先进,但却凭借无懈可击的兼容性和极高的性价比表现继续在固态硬盘当中称雄。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从2010年左右开始进入家用电脑,至今已有近10年的历史。存储极客从抽屉中翻出了8年前购买的第一块固态硬盘——M4 64G,今天就以这位老兵为参照,看看现在的SATA固态硬盘和过去有什么变化。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通过对比能够直观地发现,SATA主控的体积变小了、闪存颗粒数量变少了(但容量更大)、DRAM缓存不见了。下图是东芝的TR200,小巧的主控内集成了32MB的SRAM高速缓存,替代过去的外置DRAM缓存。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M4 64GB是存储极客在2011年以680元买入的,SATA3.0接口、Marvell主控、MLC闪存,是那一年时髦的选择,安装后确实让电脑开机速度突飞猛进。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性能水准只能用非常落伍来形容。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8年后的今天,同样是闪存原厂SSD,东芝TR200 480G只要300元出头,用一半的价钱买到比过去大7.5倍的容量。因为使用固态硬盘已有多年,所以当把TR200装入电脑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因固态盘容量已经够用而让机械盘退役了。下图为3D TLC闪存在SLC缓存的帮助下为TR200轻松赢得1100+的成绩。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PerformanceTest有洋版鲁大师之称,它能够将包括固态硬盘在内的硬件性能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电脑进行对比,得出其性能排名。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8年前的M4 64GB虽然依然健在,但雄心壮志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所磨灭。不仅容量变得鸡肋,在性能排位中只能取得超越68%的及格水平。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尽管当下已经有更快的NVMe固态硬盘,但SATA接口的TR200 480GB依然能取得超越95%其他硬盘的不俗成绩,性能应付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PCMark 8存储测试因为能够反映固态硬盘对电脑上各种任务完成时间的影响而被称为SSD的验金石,它完整还原应用程序对硬盘的读写过程,而不是普通测试软件那样纯读取或纯写入的理想化模型。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测试结果也很明确,M4的确是太老了,老到已经追不上当代固态硬盘的脚步。

一样的接口不同的性能:对比8年前后的固态硬盘

曾经有一段时间,个别固态硬盘打出10年质保卖点,但很快就不了了之,后继型号再也没有如此长的质保期。历史证明,用不着10年时间那块固态硬盘就会因容量太小或性能落后而被用户淘汰。SATA接口历经10余年而屹立不倒,成熟造就了它的稳定性,容量保障了它的性价比。像TR200这样的闪存原厂SSD,折合每GB只有7毛左右,好用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固态   东芝   接口   年前   性能   硬盘   质保   闪存   缓存   性价比   容量   成绩   测试   数码   历史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