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之争:嘀嗒出行指责“滴答出行”碰瓷商标,谁有理?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越来越看重知识产权,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品牌可以造就一个百年企业,值得不断地耕耘。在共享出行领域,近期就出现了一起商标之争,共享出行平台“嘀嗒出行”指责“滴答出行”碰瓷商标,着实引起了一阵风波。

商标权之争:嘀嗒出行指责“滴答出行”碰瓷商标,谁有理?

在嘀嗒出行的声明当中指出,滴答出行是恶意碰瓷,借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来给自身宣传,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想要查询到结果也很简单,在国家商标局可以查询到,“滴答”商标早在2014年就已申请并成功注册。而此时,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PP在2018年1月18日改名为:嘀嗒出行)才刚刚成立,所以说滴答碰瓷嘀嗒的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根的。

商标权之争:嘀嗒出行指责“滴答出行”碰瓷商标,谁有理?

商标权之争历来有之,除了那些恶意抢注的之外,很多大公司也会利用手段对商标进行巧取豪夺,这不是小编的一面之词,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大公司恃强凌弱抢占商标,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上个世纪,福特公司抢占间歇性雨刷器专利,最后被判罚800万美元。奥运会之后,很多运动员的名字也被抢注成商标,在目前来说,商标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也难怪嘀嗒出行如此震怒了。

商标权之争:嘀嗒出行指责“滴答出行”碰瓷商标,谁有理?

有趣的是,在嘀嗒出行发布声明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文笔一致的稿子,换了一个标题就大量发布,大肆宣扬是滴答出行恶意碰瓷嘀嗒出行,甚至用“李逵”与“李鬼”进行比较,文章的源头是哪里小编不必多说,但是作为一家大公司,用如此手法进行维权,未免有些掉价。

现在国家对于商标案件也是非常重视,如果对于商标有异议,大可以走司法程序进行合理的维权,而不是雇佣水军在网络上发布不实信息造势,以此获得舆论的支持。假如小编前面提到的时间线属实,那么滴答出行碰瓷嘀嗒出行的假设也就不复存在,甚至嘀嗒出行涉嫌造谣与抹黑罪。

商标权之争:嘀嗒出行指责“滴答出行”碰瓷商标,谁有理?

话说回来,为什么嘀嗒出行不走法律程序,而非要如此低效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小编觉得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嘀嗒出行自己心中也没有底气,通过正规的方式不能够“维权”,只能够剑走偏锋,使出一些不一样的手段了。

谁强谁有理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之迅猛的今天,一些小公司也要做好防范,提早做好商标申请注册布局,以及做好注册商标监控,防止明明是自己先注册,最后却替他人作嫁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李逵   上个世纪   福特公司   恃强凌弱   商标   巧取豪夺   水军   偏锋   商标权   有理   恶意   手段   声明   方式   程序   品牌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