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大屏价值存争议?数据可视化或成出路

OTT大屏价值存争议?数据可视化或成出路

近年来,OTT行业的上升走势有目共睹。截至2018年12月,中国OTT激活终端超2亿台,且终端日活高达8108万台,甚至有业内人士称,随着中国C端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耗尽,OTT电视将是未来5-10年唯一具有流量红利的领域。

但现实是,被业界看好的准“流量小花”的进阶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近日,“OTT大屏营销盲投论”又引发了一波争议热潮,虽然巨大的终端优势让OTT大屏营销“看上去很美”,但是对于市场而言,缺少评估工具的营销方式,像极了一只薛定谔的猫。

OTT大屏价值存争议?数据可视化或成出路

大数据能hold住一切答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解决OTT大屏营销价值不明朗的问题。依托于大数据技术,OTT行业已经聚集了海量有价值的用户行为数据,从层出不穷的OTT行业数据报告中也可看出,目前精准投放的OTT营销思路成绩亮眼,并且OTT大屏还蕴藏着巨大尚待挖掘的市场价值。但是,行业数据报告毕竟只是一个静态参考,如何能让OTT大屏实时的动态数据成为企业主研究和评估其营销价值的运营工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OTT大屏价值存争议?数据可视化或成出路

如今,平台数据可视化已经成为常态,通过对用户搜索和浏览行为等数据进行整合,不仅能对关键词搜索的趋势进行展示,还能呈现舆情信息、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数据特征,供使用者研究和决策。例如,百度指数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呈现搜索关键词的关注热度和舆论环境,头条指数则将用户阅读、分享、评论等行为的数量加权求和得出热度值,用以判断某事件或话题在今日头条平台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有微信官方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微信指数,以及微博基于用户使用行为量化关键词微博价值的微指数、提供公众号用户画像查询以及新媒体大数据的易赞等等数据平台,这些线上数据分析工具合力编织起互联网时代覆盖PC端、移动端的庞大数据网,成为企业营销决策的重要依据。而OTT行业目前缺失的,正是这样一张数据网。

OTT大屏价值存争议?数据可视化或成出路

因此,想要打开OTT大屏价值的黑匣子,建立一个权威透明的数据平台或许是最直接的方式,当用户、广告主可以通过实时数据查看用户画像、舆情走势,OTT大屏价值也就变得可感可知。可以想象,如果整个OTT行业像互联网平台一样,让数据自己说话,获得认可的OTT大屏的流量红利才能真正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舆情   价值   数据   终端   红利   画像   海量   中国   出路   热度   流量   指数   工具   数码   用户   行业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