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近年来,“内卷”文化甚嚣尘上,“佛系”和“躺平”似乎成了青年群体默默对抗压力的标签。然而还有这样一群年轻人选择“躺拼”,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通过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进而为当代青年人的未来点亮了更多元的选择。

视频加载中...

1

立足原乡,点亮传承之光

2019年,在抖音全国文化站发起的“寻找非遗传承人”项目中,还在厦门理工学院就读大三的陈艺帆就开始了他与家乡非遗文化的不解之缘。他亲自在福建闽南走访到多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并为他们免费创立抖音号、制作抖音短视频内容、开设直播、策划落地推广活动等,带动家乡非遗文化的传承。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厦门青年创业代表”、“门下虫人”自媒体IP主......这些标签为这位年轻人平添了不一样的光彩。提起“门下虫人”的创意,陈艺帆解释道,IP名称合而为“闽”,“上北下南”下为南,寓意着家乡的闽南文化始终是自己创业以来不竭的创意源泉。在身为知名闽南语主持人的兄长影响下,陈艺帆选择就读闽南语方向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在校期间,他接受到更多闽南文化的熏陶,深入了解到闽南文化的精髓,传承闽南文化的使命感也随之萌发。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2020年,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离开象牙塔的陈艺帆面临着就业还是创业的抉择,自身的专业倾向和对家乡文化的依恋驱使他最终选择他选择留在厦门,走上短视频自媒体创作创业的道路。

不同于业内部分短视频创作者的浮躁之风,陈艺帆和他的团队以巨量引擎平台为依托,探寻家乡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承人。从泉州木偶到武夷岩茶,闽南文化博大精深,陈艺帆的探寻之路也愈发乐在其中。在与家乡闽南多位非遗传承人的接触中,他不仅教会了传承人及其家人通过短视频打通传播的渠道,更四处奔走为家乡的非遗人对接工厂带货。以宣传厦门薄饼嫂为例,这位七旬老人虽不懂短视频,但很信任陈艺帆,并欣然接受了新媒体带货的思路。像这样的家乡非遗传承人,陈艺帆成功帮扶了不下百位。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从内容创作者成长为大体量的创业者,秉持着对新媒体行业的充分理解和未来发展规划,“门下虫人”IP也由一个小视频号演变为闽南非遗文化的输出口。

回到原乡,回顾原点,立足传承,在闽南文化的温情流淌下,陈艺帆点亮了新媒体创业的一束微光,为当下面临择业困境的年轻人照亮了更多选择和前路。

2

拼搏不息,重燃奋斗之光

2003年的捷克世锦赛上,代表国家队出征的李园园拿下两个世界冠军,而距离这位连云港姑娘在全运会上获得个人赛第二、团体赛第一时仅相隔了不到一月的训练。两年后,她抱病参加荷兰世界公开赛,不仅再次夺冠,更再次打破世界纪录。500米骑行的项目,43秒3的好成绩,迄今为止无人超越。13岁因车祸小腿截肢,17岁开始了长达11年的职业生涯,46块奖牌,含国际比赛3块金牌——荣耀背后,有汗水亦有泪水。而今的她不仅是一名退役残疾人自行车队运动员,还收获了一个新的身份:短视频平台主播。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如果说13岁那年的车祸曾让李园园的人生堕入一时的黑暗,那17岁那年的残疾人自行车训练营则为她点亮了第一束光,无数次比赛、一次次站在夺冠的领奖台上都是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然而因伤病不得不选择的退役、四处碰壁的残疾人就业市场似乎又为她的前路蒙上了阴影。“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来。”教练当年的一句话成为她的人生格言,也赋予了她重启奋斗路的勇气与信心。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2019年,退役后的李园园重回家乡连云港,并决定自主创业。有了一年前同嫂子在直播间成功试水的经历,她决心通过抖音平台为家乡的特色海产品带货。褪去冠军光环,转换人生赛道,李园园和短视频直播行业共同成长。

2020年国庆,李园园的冠军身份在无意中曝光,她的事迹也鼓舞着无数残疾人朋友。她不仅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更积极为他们提供货源,大力宣传他们的企业号和抖音小店,倾情帮助他们创业。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从退役冠军到生活赢家,李园园两次拨开黑暗中的迷雾,在曾跌倒的隘口绝地反击,重燃了拼搏的光亮,更为当下迷茫的年轻人诠释了绝境中奋斗的可能。

3

家国情怀,凝聚生活曙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成都小伙李清龙自幼仰慕偶像大英雄乔峰,大三时更决心毕业后就应征入伍。2016年,22岁的他正式参军入伍,作为部队里的“大龄新兵”,实现了渴慕已久的从军梦。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由于自身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弱,再加上四年懒散的大学生活疏于锻炼,在部队高压力强难度的训练要求下,起初,李清龙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现实打击下,家人的鼓励和战友的陪伴促使他迅速成长。四年宝贵的军旅生涯成功让一个懒散的应届生蜕变为意志如铁的军人,也为他日后的退伍生涯铺就了坚毅的男儿本色。

2020年,面对退伍的李清龙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坦然与定力——因为他已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收纳师。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每一位军人都是天然的收纳师。”对李清龙而言,这一新型工种简直是为退伍军人量身订造的。在他看来,部队对于军人严格的内务要求让退伍军人完美契合行业需求。在学习摸索中,他创办了“优逸居”收纳团队,还在抖音平台创办兵哥哥整理师账号引流。从事这一新兴行业以来,李清龙仍以军人的高要求约束自我,并力求突破创新,入行以来既有困难又有趣闻,收获更多的是感到与值得。“退伍不褪色,依然服务于人民。”从军人化身收纳创业者,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军人的素质与执行力。李清龙以身践行了退伍军人不忘回馈于民的风采,更为一众退役后的同伴们点亮了转业生活的无限可能。

《炬光2》:让“躺拼”点亮青年人的未来

讲述时代故事,关照个体温情,在数字化浪潮之下,传递社会正能量。这三位年轻人都是来自巨量引擎推出的首支温情人物纪录片第二期《炬光·人生没有毕业季》的主人公。

无论是面临择业困境、生活挫折还是人生坎坷,生活的悲喜际遇从未让他们放弃点亮自己的前程,更为更多时代迷雾中的同行者照亮前途。

新兴工作渴望更多年轻的朋友,年轻人需要有一种不服输终身学习的精神,社会普遍存在很多与专业匹配度不多的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承为社会创造多元价值的态度,去尝试更多无限的可能。

“内卷”的形式压力不是我们选择“佛系”与“躺平”的理由,因为黑暗中的我们从不踽踽独行,当你还在人生岔路口感到踌躇彷徨时,不妨回头看看在生活的泥沼中“躺拼”的他们。

愿我们都能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以个体的光源形成全体青年人向上向善的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遗文   闽南语   闽南   退伍军人   厦门   门下   青年人   残疾人   军人   家乡   年轻人   未来   人生   媒体   更多   文化   科技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