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饭会不会养懒汉?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有读者分享给我这么一个脑洞大开的说法,问我怎么看。


他是这样说的,过去人家都讲,大锅饭养懒汉,你想一想也很容易理解,既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那不如摸鱼,懒汉就这么诞生了。


听着挺有道理。


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如果你说偷懒摸鱼是一种不劳而获,不劳而获是一种懒汉,那么资本家是不是一种不劳而获?资本家是不是懒汉?


有人可能会反驳,谁说资本家不干活,人家也干活的好不好,只是干的是脑力劳动,你看不见。


干脑力劳动的多了,无论你怎么辩解,有一件事是必然的,那就是作为资本家,付出的少,获得的多。


这一点连巴菲特自己都承认,他说虽然自己很勤奋,但自己无论有多么勤奋,也够不上获取这么巨额的财富。


老爷子是个很诚实的资本家。


那我们对比一下,一个工人,吃大锅饭,摸鱼,本质是上干得少拿得多;一个资本家,付出的少得到的多,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摸鱼么?


所以如果你说大锅饭养懒汉,那么小锅饭也养懒汉呀。关键看你怎么定义懒汉。


只要你把懒汉定义成干的少拿的多,那么无论大锅饭小锅饭,都是养懒汉的,只是懒汉的高发人群不同而已。


这个脑洞是不是有点意思?让我听了之后一时间还真找不出什么破绽。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现实中的经历来看,好像跟这位读者的分析,对不上。


比如我十年前待过甲方,那基本上就是个大锅饭的地方,你往下降到营业厅的客服,一个月几千块钱,你往上一直到上市公司高管,一年也就百八十万,这个收入差距已经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跟私企比。


私企里面高层与基层,最高与最低之间拉出个几百倍都很正常,这还没算老板呢,算上老板,无论高层基层都是给他打工的。


所以甲方基本上就是大锅饭。早些年,十几年前,甲方内部管理的比较混乱,高层可以兼职私企的董事,中层可以乱报销,各种招投标也不是很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收入差距没有明面上那么小,也就是说,不止百八十万。


后来我们都知道,有了规矩,很多事情都不允许了,你不可能身为采购方的高层,同时在很多供应商那边兼职董事,其他方面也都有了严格规定,并时时审查。


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很多人就走了。我曾经待过的那家甲方,昔日是有很多人才的,后来都走光了,当然有被动走的,但大部分是主动的。


我后来想,为什么留不住人呢?也很简单,有理想的人少,德才兼备的人少。


当年是因为有很多漏洞,使得一部分人才对比了之后觉得在甲方性价比也不错,所以留下了。


后来当这些漏洞被堵上之后,他们觉得性价比下降了,毕竟双方薪资差距巨大。一个是甲方上市公司高层限薪百万以下,另一个是私企码农年薪百万以上,那这个对比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昔日我认识的人里面我觉得是个人才的,都走了,都跑去那些出得起加钱的私企了。留下的基本上是当年打酱油的那批同事。


你说他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他不做事怎么可能犯错误,但是你指望他解决问题,也不现实。


所以我的老东家后来就进入了收缩状态,也就是全面外包。自己留下的人也不需要很高的能力,发一份没啥竞争力的薪水,当然福利保障都挺好,业务都承包出去,让私企来做。甲方内部实际上只负责监督。


这是一个案例,这个案例中我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当收入差距很小的时候,是不怎么能够留下人才的,内部也不怎么有做事的风气。


当然反过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钱给的足够多,总有人敢于冒险。


你看到了,现状和这位读者的脑洞,是对不上的。


对不上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个脑洞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要素。


一个懒汉上班摸鱼,是一种不劳而获,但是他不会去逼迫同事加班,不会的。


一个资本家付出的少收获的多,当然是一种不劳而获,但是他是会逼迫员工加班的。


你想一想,周扒皮为什么半夜学鸡叫?因为地是他们家的,这才是关键。


如果地不是周扒皮他们家的,他就不会学鸡叫了,他犯得着么?他犯得着得罪长工们么?


你看到了,问题出在这儿了。


大锅饭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老板,没有老板的时候管理者在偷懒,管理者不抽鞭子,于是更多的人偷懒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件事,效率不等于正确。


你想一想,周扒皮半夜学鸡叫,也许推进了工作,但这正确么?或者说,大家开心么?


不一定的,这种方式引起的财富的增加,不见得是幸福的。


所以我前面说过,我昔日待的那家甲方,在20几年前到10几年前这段时间内,虽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是也存在很多乱象,事做的多,做错的也多,部分人打着做事的幌子做坏事的也多。


所以你很难说什么是对的,你只能说一家企业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策略。


如果几十年前不是那种野蛮生长的姿态,也很难想象几个人拿着几张牌照就把一个行业从无做到有,从有做到巨无霸。


如果十几年前,不踩刹车,也真的很让人担心那家企业会不会捅漏子,铺摊子,弄出很大的财务漏洞。


回到大锅饭养懒汉这个主题,撇开老板缺失这一点不考虑,还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这口锅,你到底设多大合适。


我们大部分人应该都有一个基本的体验,那就是公司越大,效率越低。


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部门墙太厚了,内部损耗太大了。


实际上是因为你的付出与你的收获之间关联度下降了。


如果你们公司很小,就几个人,你做的事情业务直接可见,赚钱还是赔钱直接可见,那你很难效率降下去。你搞不定,公司就倒闭了,你也没钱赚了,一切都是线性相关的。


但是当一家公司大了,大家的分工变细了,很多时候你是弄不清楚自己的工作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联的。


你说一家大公司,HR重要不重要?


HR当然很重要,阿里的几个HR就因为反应太慢,弄出那么大的媒体负面效应,使得股价跌去那么多个亿。


但是在平时,她们是感受不到自己重要性的。好像要招什么人也是部门经理告诉自己的,自己坚持的所谓价值观到底是个啥,到底起啥作用,也没法量化。


很多时候公司大了就是这样,部门建立的时候也许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解决着解决着,这个部门就变成问题本身了。


因为部门会耗尽一切资源扩大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是必要的。


那你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你看到的那些所谓的高效集体,都是相对平衡的小集体。


比如腾讯平均收入很高,如果你把腾讯和富士康合并下,大家一个锅里吃饭,很多人都会有意见了。


一边月薪8万,一边月薪4千,俩一合并过日子,8万的就不满意了,凭什么呀,凭什么我要补贴他?


而如果你真的给富士康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马上就会疯狂招人,因为多一个人多分一口粮,划算呀,4千和8万合并,怎么着这买卖自己也亏不了。


这件事你放大了想是一样的。


上海的人均收入与鹤岗的人均收入明显不一样,如果你要说一个锅里吃饭,应该把俩城市拉平才对。


所以这就是大锅饭的第二个问题,这口锅多大合适。


如果无限大,那就是人类大同,你和印度人一口锅吃饭,你有一口吃的,就得让印度人也有一口吃的,否则就不公平了。


如果是这样你可能就没动力了,就像出租车司机一醒来就要交份子钱一样,你想着自己一醒来先得给印度那位把口粮赚了,剩下的才是自己的,你心里也一百个不乐意。


而印度那老哥也许觉得挺爽,于是乎躺平,生孩子,反正回头你养呗。


这俩问题都是非常深刻的,也是曾经遇到过的。一个是没有老板的情况下,谁负责,另一个是锅多大一口合适。


第一个问题,需要极大的提升人类的素质。


你看《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就有这范儿,慕容博想的是王图霸业,萧远山想的是报仇雪恨,说到底,他们都太自私了。


扫地僧境界非常高,想的是佛法无边,普渡众生。我们大约需要把1/10的人口素质提升到接近扫地僧这种觉悟。


那么即便没有老板,对着不属于自己的财产,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就像扫地僧看顾藏经阁一样。


第二个问题,需要量化。粗略的一口锅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可能需要很多很多的阶段。


换句话说,大锅和小锅之间,也许有很多很多的中锅,这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懒汉   大锅饭   脑力劳动   私企   不劳而获   甲方   资本家   漏洞   高层   效率   老板   部门   摸鱼   人才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